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研究简报]延缓黄虾花试管苗退化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虾花(Pachystachys lutea Nees)俗称金苞花,是爵床科(Acanthaceae)的花灌木,有较大观赏价值。用芽和节位作外植体培养时,继代培养试管苗退化较迅速。其它花木继代培养也有类似的退化现象,但有关防止或延缓试管苗退化的研究,尚报道不多。我们从延缓黄虾花试管苗退化的培养条件及其营养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瑞香试管快速繁殖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香是名贵花木之一,而且具有药用价值。我们在进行试管快速繁殖瑞香的试验中发现:(1)新生枝条在夏季生长完全成熟后最适合作组织培养的起始外植体。此时,芽和茎段外植体发芽抽茎率可达70~90%,且茎苗生长健壮;(2)可将试管内的幼茎苗切割继代培养,迅速增殖,连续继代培养的时间可在一年以上;(3)连续继代结合加入矮壮素CCC作壮苗培养,可获得健壮茎苗;(4)健壮试管茎苗转入改良MS培养基附加NAA1、IBA1、根皮苷1~2mg/l的生根培养基中,生根率可达80~90%。  相似文献   
3.
水仙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福建漳州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田间生长的和收获后贮藏的鳞茎为材料,使用加有一定激素的MS(1962)培养基。鳞茎材料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置于4~10℃低温下预处理4~9周;另一部分作对照。将鳞茎切成带有部分鳞茎盘的鳞片小块(长2~3毫米,宽1~2毫米),即是外植体。将外植体进行培养,结果表明,经低温预处理的,绝大部分外植体都可直接诱导成小植株。外植体的诱导率可达90~100%;未经预处理的鳞茎外植体的诱导率极低(2~6.67%)。我们认为,低温预处理是提高福建漳州水仙外植体诱导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水仙双鳞片繁殖的培养方法和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双鳞片繁殖水仙的方法简便易行。试验结果表明:1.把水仙鳞茎分切成约一克重的带有两个鳞片和鳞茎盘的切块,放入小塑料包中,加入蛭石和水或潮的细砂混合,密封,置恒温室或室温中暗处培养,2~4个月即长成小鳞茎,成球率可达80~90%,有的处理还可达到114.3%。单鳞片培养其成球率甚低,没有实用价值。2.双鳞片培养全年都可进行,但在水仙生长期于4月份以后,贮藏期于7月下旬以后培养,双鳞片成球率较高。3.低温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双鳞片成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组织切片观察到,两鳞片间的基部存在腋芽原基,经培养,腋芽原基发育成小鳞茎;还观察到,鳞茎内贮藏有大量的糊精类物质,且与双鳞片培养成球有关。  相似文献   
5.
黄虾花( Pachystachys lutea Nees)俗称金苞花,是爵床科( Acanthaceae)的花灌木,有较大观赏价值。用芽和节位作外植体培养的,继代培养试管苗退化较迅速。其它花木继代培养也有类似的退化现象,但有关防止或延缓试管苗退化的研究,尚报道不多。我们从延缓黄虾花试管苗退化的培养条件及其营养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上进行了探讨。 村料与方法 一、取材培养和延缓试管苗退化试验 于1985-1987年6-8月份取健壮母树枝条按常规进行无菌操作。切枝条的节位作外植体,接入培养基A [ MS附加6-BA0.5mg/(下略),NAA0.1,蔗糖3%],常规培养。  相似文献   
6.
独蒜兰属[(Pleione)台湾叫一叶兰属]是兰科中的球茎兰花,约有20个种。原产台湾的台湾一叶兰(P.formosana Hayata)是这一属中的主要栽培种。独蒜兰属花大色艳、花型似嘉德丽亚兰(cattleya)可作胸花,而它又是球茎兰花,可象水仙花一样把母球养于浅水瓶钵或酒杯中,置于室内,3—4星期就会开出清新秀丽的朵朵空谷幽兰,由此而特别受到欧、美、日各国的喜爱,是值得开发利用的名贵兰花(见图一)。  相似文献   
7.
彩叶芋属(Caladium),又称花叶芋属,植物约有15种,原产于热带南美,目前已普遍被栽培利用.地下部具块茎、叶呈后形或镞箭头状,斑点、线条图案变化多端、色彩丰富,是天南星科(Araceac)最具色彩变化、极受欢迎的夏季室内观叶植物之一.几年来,我们对彩叶芋属植物进行了引种栽培、繁殖、休眠块茎贮藏等一系列研究,初步摸索出一套技术,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