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8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利用从城市污水中分离到的6株优势细菌组成的优势菌群处理城市污水静态及动态模拟试验研究,分析了优势菌群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对CODCr的影响.静态试验结果表明,“混合菌液+活性污泥”、“混合菌液”和“活性污泥”试验组的CODCr去除率分别为91.2%,63.0%和41.9%,并且在24h左右达到最高.动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均为8h左右;优势菌群对城市污水处理的稳定运行有较重要的作用;“活性炭挂膜”、“混合菌液+活性污泥”、“活性污泥”、“塑料网挂膜”处理城市污水,其最高CODCr去除率分别为97.1%,94.0%,78.2%和77.9%.静态和动态处理试验结果均表明:优势菌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污水CODCr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革兰氏等染色、个体及菌苔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等研究方法,对6株分离自城市污水的优势高效降解细菌,即9、X-18、M-28、M-6、X-39和X-58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它们分别隶属于色杆菌属(Chromobacterium sp.)、假单细胞菌属(Pseudomonas sp.)、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 sp.)、节杆菌属(Arthobacter sp.)、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 sp.)、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 sp.).  相似文献   
3.
曹新红  苏静  李德舜  王臻 《食用菌》2008,30(3):56-57
主要采用平菇菌丝体固体和液体培养以及子实体人工感染试验,研究平菇黄腐病源菌--荧光假单孢菌对平菇菌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体培养2 d的菌丝体周围接入致病菌后,菌丝生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在培养3 d长有菌丝球的液体培养基中接入致病菌后,导致菌丝体被严重分解,培养液pH下降.经采用几丁质固体培养基和纤维素固体培养基培养病原菌后,发现在菌落周围能够产生透明圈,表明该菌能够产生几丁质和纤维索酶,因此对平菇菌丝细胞壁具有分解和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德舜  苏静  王臻  李瑾 《食用菌》2008,30(1):8-10
采用单因子设计及正交试验的方法,以测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为指示菌抑菌圈直径为指标,对杨树菇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土豆汁20%,麸皮汁6%.蔗糖1.5%.MgSO4·7H2O0.05%.KH2PO400.3%;最适发酵条件:发酵周期9d.发酵温度26℃.发酵起始pH6.0~7.0.发酵液装量500mL三角瓶装为140mL.摇床转速150r/min.接种量10%~15%(V/V).  相似文献   
5.
李德舜  李瑾  王臻  苏静 《食用菌》2007,29(6):18-19
采用固体移块和管碟法对4株杨树菇菌株进行抑菌试验发现,杨树菇1#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细菌、酵母和霉菌的生长。通过对杨树菇的菌丝进行液体培养后,发现去除菌丝体的上清液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有效地抑制格兰氏阳性(G~ )、格兰氏阴性(G~-)细菌,菌丝体用1:1的丙酮浸提,浓缩去除丙酮后的提取液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蒙山虫草与冬虫夏草化学成分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硅胶薄层色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图谱以及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对人工栽培蒙山虫草与天然冬虫夏草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蒙山虫草在甾醇、酚、生物碱、有机酸、虫草酸、灰分和氨基酸等方面与天然冬虫夏草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一株采自蒙山的瘤座虫草的世代交替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6年自山东蒙山采得一簇虫草子座,确认为瘤座虫草。经组织培养、子囊孢子分离及培养皿特征观察,并以分生孢子菌株回接寄主豆天蛾幼虫获得子实体,确定了该虫草的无性阶段,认定其分生孢子阶段为天蛾科层梗孢或杵形虫束梗孢。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该虫草有性阶段子囊壳、子囊、子囊孢子等的超微结构,研究了该虫草的世代交替现象。  相似文献   
8.
通过利用从城市污水中分离到的6株优势细菌组成的优势茵群处理城市污水静态及动态模拟试验研究,分析了优势菌群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对CODCr,的影响.静态试验结果表明,"混合菌液十活性污泥"、"混合菌液"和"活性污泥"试验组的CODCr,去除率分别为91.2%,63.0%和41.9%,并且在24 h左右达到最高.动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均为8 h左右;优势菌群对城市污水处理的稳定运行有较重要的作用;"活性炭挂膜"、"混合菌液+活性污泥"、"活性污泥"、"塑料网挂膜"处理城市污水,其最高CODCr去除率分别为97.1%,94.0%,78.2%和77.9%.静态和动态处理试验结果均表明:优势菌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污水CODCr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乙酸乙酯萃取,活性炭吸附,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G100凝胶过滤层析提取纯化杨树菇发酵液中的抗菌活性物质。紫外光谱扫描发现该抗菌活性物质在250nm有最大紫外吸收,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纯化的抗菌活性物质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10.
平菇培养料通风发酵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平菇培养料通风发酵过程中不同阶段培养料的微生物区系、温度、pH 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并绘制了堆料中温度、pH、细菌数量和通风量的变化曲线。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通风发酵技术使培养料中中温型有害的细菌、霉菌数量大大减少, 而有益的高温放线菌数量增加, 并为平菇前期发菌减少污染及优势生长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