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7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隆化板栗开发研究初报张兴岩(河北隆化县林业局068150)李子海牟广则苏凤海(承德市林业局)隆化县位于燕山北麓,北纬41°19′,东经117°43′,属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6.9℃,极端最低气温-29℃,1月平均气温-1...  相似文献   
2.
生物矿质复合肥对水稻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其主要的肥效因素是N、P、K 矿质元素。在淹水厌氧还原条件下,固氮菌等微生物未表现出增产作用。这种肥料以低施肥量用于水田后,造成地表淹水层较高的N、P 含量,TP 和NO3 - N 随渗入水运动还未迁移至地下水中, 但NH3 - N 和K- N 已对水平向补给条件差的地下水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果树发展失衡,水果比重偏大,产量增加迅猛,销售市场不畅等现实,及时调整树种、品种结构,已成为各级决策者、生产者的共识。地处冀北山地的承德果产区,从“八五”期间开始进行果品结构的调整,根据本区域的气候、土壤、立地类型,把发展仁用杏生产作为结构调...  相似文献   
4.
1 园地选择 选择酸枣资源相对集中的沟膛、坝沿、田埂、山坡等,有一定的土层厚度,坡度不能太陡.  相似文献   
5.
扶耕·辟耕     
王二宝今年五十多岁了,是全村有名的种地好手,在他种的地里找棵草是很困难的。一年四季中的二十四节气,他背的滚瓜烂熟。什么时间耕地,什么时间下种,他全按节气干。如种小麦,他非顶秋分种不行,因当地农谚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宜时。  相似文献   
6.
生物矿质复合肥对水稻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其主要的肥效因素是N、P、K矿质元素。在淹水厌氧还原条件下,固氮菌等微生物未出现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7.
滇西北地区是高山峡谷区.是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和长江流域中下游的生态屏障和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也是新构造活动异常频繁、造貌过程活跃和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因子的作用对该区的坡面稳定性、地表土壤—植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水土流失的强度、类型有重要作用。通过详细的野外考察和资料分析,探讨了滇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因子——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气候、水文及人文因子如人口、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状况对区域水土流失的影响。从地理环境宏观层面看水土流失,对滇西北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GM-2 5 6系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用海棠果与 M系矮化砧木杂交育成的苹果矮化砧木 ,1 993年发表。我们于 1 985年引入GM-2 5 6接穗 ,1 990年开始在围场县克勒沟林场和务本堂村苹果园进行对比试验 ,二个试验园和选育地的气候条件见表 1。表 1  GM- 2 56试验园和选育地气候地  址  海拔高度(m)年均气温(℃ )1月气温(℃ )绝对最低气温(℃ )年有效积温(℃ )年均降水量(mm)无霜期(天 )围场县克勒沟镇 10 0 0 3.5 - 15 .6 - 30 .0 2 34 0 44 0 12 0围场县务本堂村 115 0 3.0 - 16.1- 30 .5 2 2 66 481117吉林省公主岭市 (选育地 ) 2 0…  相似文献   
9.
<正> 山地山楂的主要问题是土层薄、肥力低、抗旱能力差,缺少水源,浇灌困难。为此探索保水旱作的栽培技术,以便发挥增产潜力、改变低产面貌,促进山区果树生产的发展。试验方法试验地在隆化县西三十家子山楂园。山地、半阴坡,土层厚50厘米,为混有砾石的粘土。试材为6年生山楂,栽植密度3米×4米。1.覆草:于9月采用杂草(青棵子)、作物秸杆,覆盖于树盘内,厚15—20厘米,草  相似文献   
10.
<正> 初结果期山楂树的管理,一是保持较旺盛的生长势,增加树体的高度和干周粗度,扩大树冠,增加枝条数量,为进入大量结果打好基础;二是充分利用现有核条,采取措施,促使结果。因此了解和掌握此时期树体生长结果方面各项指标的相关关系及其变化规律,为管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科学地解决生长与结果的矛盾。通过四年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初步的形态指标,从而为提高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程度,做为生产管理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