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近年来,通过对古田县高山地区反季节蔬菜病虫害猖獗原困的深入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发展无公害反季节蔬菜生产综合防控病虫害技术,包括:实行水旱轮作、消毒处理、消灭病虫源、加强水肥管理、改善耕作方式、生物防治以及合理使用农药等。  相似文献   
2.
不同抛秧密度对甬优9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迟熟杂交稻组合甬优9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抛秧密度对甬优9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田块种植甬优9号,每667 m2适宜的抛栽密度为2万丛。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的幼耳发育不良菌棒和同批次棉籽壳为材料,通过棉籽壳的质量检测、菌棒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不同处理的重栽试验,从原料棉籽壳角度探索幼耳停止生长的原因。棉籽壳质量检测结果表明,棉籽壳营养成分含量均符合《食用菌栽培原料用棉籽壳》标准要求,但通过浮力试验和显微镜观察显示棉籽壳中掺杂泥、沙、石、灰等小颗粒物质和一些蜡状物质,棉绒短而少。通过对菌棒内菌丝分离培养,菌糠浸提液观察,含水量、酶活力等理化指标检测结果均表明幼耳发育不良的菌棒内的菌丝代谢活动受到抑制,这可能是由于棉籽壳质量问题导致菌棒孔隙度降低,造成缺氧,从而抑制了菌丝代谢活动。重栽试验表明幼耳发育不良的菌棒内存在某种有害物质抑制了银耳的生长发育。因此,棉籽壳作为银耳栽培主要原料,质量检测至关重要,其将直接影响银耳的出耳,造成菇农损失,因此原料质量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白灵菇又名白阿魏菇,营养丰富,是一种珍稀的天然保健食品。其栽培技术简易,周期短,适度性强,是近年来新开发珍稀食用菌。洋洋乡于2000年引进白灵菇在大圪、后山等村进行栽培试种,当时因不熟悉其生长习性,于春季开始栽培,夏季出菇温度太高导致失败,菇农损失惨重,第二年推迟栽培季节,于八月接菌,新年出菇后,取得成功,获得很好效益,这两年栽培量都达到50万袋,鲜菇产量达10多吨,远销广州、深圳等地,深受消费者喜欢。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含水量培养料(50%、56%、63%)栽培银耳期间料理化性状进行分析,并对银耳产量及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料降解速度、胞外基质降解酶分泌量、菌丝生长速度随着培养料含水量的提高而加快(63%56%50%);培养料含水量对银耳菌丝生长及其农艺性状具有显著影响,含水量56%培养料栽培银耳产量及农艺性状最优。  相似文献   
6.
蔬菜是否符合食品卫生标准,是事关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大事。发展优质安全无公害的蔬菜,不仅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更是蔬菜业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如深圳、广州、上海等地,已严控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全面实行"净菜"上市。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要求,我县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而无公害蔬菜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的关键环节。其技术要点如下:一、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虫良种,推广种子消毒、土壤消毒。  相似文献   
7.
白参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适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传进 《食药用菌》2014,(3):159-16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