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一、发菌阶段既忌冷冷热热,温差变化大,又思干干湿湿,否则会影响发菌速度及菌丝的健壮。二、原基及幼菇形成期,既忌喷浇大水,又忌表层干燥,否则原基及幼菇全大批发黄死去。三、室内栽培发菌阶段,遇上高温,忌关闭门窗,通风不良,否则易污染。四、室外栽培忌在高埂地上,也忌栽培不畅的洼地,平菇既怕干又怕涝。  相似文献   
4.
菌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制种的成品率和经济效益。如有一个年产10万袋平菇栽培种的菌种厂,由于菌袋质量不好成品率下降15%,直接经济损失达1.6万元。目前我们用的菌袋其源料主要有高压聚丙烯和低压聚乙烯。高压聚丙烯薄膜透明度高,发菌期菌丝生长看得见,污染杂菌易识别,能耐1.5公斤以上压力,适  相似文献   
5.
栽培平菇要获丰收,在栽培的品种、季节等闲素确定后,科学的水分管理便成为决定的因素。在水分管理上若能正确运用“准、稳、巧”的方法,平菇产量可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一)配料时加水要准 正确掌握培养料的含水量,是培养粗壮菌丝的关键,因它直接影响到发菌速度、菌丝密度,从而会影响到后期产量。水分偏高,培养料内空气相对减少,菌丝由于缺氧生长速度减慢,并易发生如鬼伞之类的杂菌,导致菌床污染,表层易长菌皮,菌丝易老化、发黄,产量明显降低;水分太少,菌丝生长速度减慢,菌丝纤细、弱,菌丝密度低、松,出菇迟,产量低。实践证明,平菇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左右最适宜。100kg干料加110~120kg水即可。拌好料后,手抓料用力挤,见指缝内有水但又不下滴为准。 (二)发菌期水分要稳 平菇发菌时的水分管理原则是要“保”水,使水分不易失掉,而不是失掉后重新补水。拌料时60%的水分要能长久维持,这样菌丝才能发得好,干干湿湿对发菌极为不利,另外发菌时补水还易造成污染。床栽保水的办法用地膜,防止水分蒸发。袋栽是利用塑料袋来保水。有些初栽者,由于不注意发菌阶段的保水,干了就补水,常使培养料干湿交替,结果导致平菇菌丝发不好而失败。  相似文献   
6.
施玉良 《食用菌》1998,20(3):10-11
平菇是我国目前食用菌品种中的大路货,栽培面积最广,总产量最高,许多城镇菜市场到处可见,它已成了我国菜篮子工程的组成部分.菇农为了引到好种,每年上半年四处奔波,引到好种者得到收益,引到劣种者则破产赔本,为了商业的需要,报刊杂志广告四起,品种介绍繁多,叫人眼花缭乱.有不少供种部门,为了招来客户,夸大事实,降低了种子的科学含量,使菇农上当受骗.为了对引种有较清楚的认识,笔者提以下问题供大家探讨.什么样的平菇种才算优良品种?是不是产量高就  相似文献   
7.
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蘑菇需要覆土,这是家喻户晓的,但其他食用菌如平菇、金针菇等覆土后增加产量,人们还没有普遍注意。根据我们的试验及其他一些资料表明,覆土确能改变食用出生长的生态条件,使其获得丰产,并且品质也可大大提高,从而使栽培者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一、覆土的增产作用 1988年,常州郊区农民把在室内出过三潮菇后,将准备遗弃但未污染的袋栽凤尾菇菌糠移到室外,脱袋后排放于浅沟里,上面覆盖颗粒状的菜园土,然后浇水一次,以后管理同大田栽培平菇一样,又出了二潮菇,生物效率从100%提高到  相似文献   
8.
会议于1992年10月28日~11月2日在西南农业大学召开,出席代表151名,来自25个省市,有82岁的老教授和许多食用菌专家,还有不少菇农。大会收到论文185篇,交流论文85篇,法国专家也在会上作了多糖提取的学术报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会上交流的项目,内容广泛,实用性强,在销售渠道方面也有新的突破。会议确定,第四届食用菌新技术交  相似文献   
9.
平菇学名为侧耳,品种繁多,是我国目前推广面积最大、栽培最普遍的食用菌之一.所谓平菇种性,即平菇的生物学特性,是由其遗传因子所决定的,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种性.只有了解并掌握各种品种的种性,才能获得较高的生物效率,达到理想的产量.(一)温型性不同品种的平菇在栽培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各异.根据其对温度的要求不同而划分类型叫做平菇的温型,一般分为高、中和低温型三种,还有些品种对温度要求不严,适温范围较广就称广温型.平菇菌丝培养的最适温度均为20~25℃,而所谓不同温型的平菇,主要是指各品种的出菇温度,其内容包  相似文献   
10.
去年11月4日在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召开的食用菌新技术交流会商定第二届食用菌新技术交流会于1990年9月15日在新疆昌吉市举行。会议交流内容主要有五项:1.制种及栽培新技术;2.食用菌新菌种;3.新设备;4.新产品;5.食用菌加工新工艺新方法。会议交流要求突出一个“新”字。这次会议参加人数限150人。今年11月份在南京国际食用菌会议期间召开一次筹备小组扩大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