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5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棉籽壳不同预处理与平菇子实体中游离棉酚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100 ℃和126 ℃下灭菌及堆积发酵等处理的含87%棉籽壳的培养料来栽培平菇,然后测定平菇子实体中棉酚的含量,结果发现棉酚含量均在国家安全标准(≦0.02%即200 mg/kg)以内,其中以堆积发酵18 d的培养料栽培得到的平菇子实体棉酚含量最低,只有24.00 mg/kg.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采收第2潮菇后的平菇菌袋先后进行2次注水,结果发现:每袋每次注水量为1.0kg时效果最好,第3至第6潮鲜菇产量之和最高可达1.40 kg,加上第1、第2潮菇的产量,总的生物转化率可达264%,且第2到第6潮菇之间的转潮期大大缩短,依次为9d、11 d、10d、13 d.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稻和双孢蘑菇轮作的效益。[方法]通过2014—2016年连续3年中稻和双孢蘑菇轮作试验,研究中稻和双孢蘑菇轮作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果]中稻和双孢蘑菇轮作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纯收入30万~50万元/(hm2·a),是单纯栽培中稻的10多倍,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双孢蘑菇栽培。中稻和双孢蘑菇轮作有效改善了稻田土壤肥力和基本理化性质,提高了土壤有效NPK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结论]中稻和双孢蘑菇轮作生产措施简单粗放,省工省时,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4.
戴水莲  林警  高丽 《食用菌》2008,30(1):28-29
通过在PDA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链霉素的抗菌试验表明,PDA培养基中添加质量浓度为50μg/mL或100μg/mL的青霉素钠或硫酸链霉素或青霉素钠+硫酸链霉素后,培养基的抗杂菌能力增强,特别是抗细菌能力增强,并对菌丝的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了双带盘瓢虫对菊小长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双带盘瓢虫成虫捕食玉米蚜若虫的功能反应为HollingⅡ型反应,其捕食反应的功能方程为:VNa=0.960 9×(1/N) 0.008 55,在一昼夜里,一头瓢虫的最大捕食量为93.0头,捕食一头蚜虫需0.008 55 d.  相似文献   
6.
PDA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链霉素的抗菌作用试验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PDA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链霉素的抗菌试验表明,PDA培养基中添加浓度为50μg·mL^-1或100μg·mL^-1的青霉素钠或硫酸链霉素或青霉素钠+硫酸链霉素后,培养基的抗杂菌能力增强,特别是抗细菌能力增强,并对菌丝的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灭菌是食用菌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灭菌灶的好坏自然也就成了菇农们十分关注的问题。笔者在此介绍常用灭菌灶的几种类型及其改造方案,供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8.
两系杂交水稻在三亚春季制种的意义及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两系杂交水稻在热带三亚春季制种的意义,即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与生态环境;弥补当年用种缺口,提高种子质量;拓宽了制种区域,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并阐述了两系杂交水稻在三亚春季制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雪峰山脉野生耐阴观叶植物的资源调查,对16种野生耐阴观叶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及繁殖进行了描述,并阐述了野生观叶植物资源的现状及特点,对其园林应用进行分析评价,就如何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雪峰山脉的野生观叶植物资源提出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生姜芽的组培快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寻找生姜芽组培快繁的最佳方案。[方法]以MS为基础培养基,设计生姜芽组培快繁的两条途径,选择生姜芽组培快繁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结果表明,茎尖→芽最适培养基为:改良MS+6-BA 3.0 mg/L+NAA 0.1 mg/L;茎尖→愈伤组织→芽,茎尖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改良MS+2,4-D 2.0 mg/L+KT 1.0 mg/L,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改良MS+6-BA 2.0 mg/L+NAA 0.5 mg/L。采用超净工作台上用75.0%酒精30 s+10.0%NaClO 15 min+0.1%HgCl210 min+50 ug/L青霉素与台外消毒相结合对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去污效果最佳。[结论]对愈伤组织进行切割并继代培养后再诱导芽分化,可获得较大的增殖倍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