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1 毫秒
1.
生姜腐败病又称姜腐烂病,俗称姜瘟。生姜腐败病是生姜生产中极为重要的病害,给生姜的产量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生姜腐败病一般在6—9月发病,若发病早(6月中旬),植株不但不能生成子姜,就连种姜也会全部烂掉,损失很大;若7月份发病,则可通过控防技术收获种姜及部分子姜;若8月份后发病,子姜已可收获,损失则较轻。  相似文献   
2.
从四川引进羊肚菌品种并试种,经3年大田设施栽培试验获得成功,2022年每667 m2产量超350 kg,产值达24 000元。根据实践经验,从原料选择处理、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消毒接种、培养检查方面总结羊肚菌栽培种制作要点。并从品种选择、菌种质量检查、播种时间安排、播前准备、播种操作、外源营养袋制作与放置、田间管理、采收、干制与储藏、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羊肚菌大田设施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蔬菜产业是开化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在深入剖析开化县蔬菜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明确发展思路、壮大生产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培育市场主体、增强科技储备、实施品牌战略等发展对策和建议,以期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单季稻"稳穗增粒高穗重"超高产栽培途径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多年多点试验研究表明,单季稻“稳穗增粒高穗重”超高产栽培途径是实现单季稻超高产产量的有效途径。稳穗即稳定一定的有效穗数;增粒即增加个体的生产力,实现大穗;高穗重即通过协调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使群体与个体平衡协调增长,实现较高的单穗重。这一途径,经连续6年大田示范和超高产验证,增产增收效应十分显著,示范平均单产比常规栽培增产22.5%,超高产攻关田平均单产11.1t/hm2,比常规栽培增产41.7%。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表明,75%抑霉唑.硫酸盐可溶粒剂(万香思瑞)的总体防效好,且持效期长,安全性良好,对柑橘青绿霉病具有很好的防腐效果。  相似文献   
6.
试验结果表明:25%噻嗪酮WP的总体防效好,且持效期长,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扑虱灵WP25g/亩的药效,且安全性良好。亩用25%噻嗪酮WP30g,对水量60kg,用MB-16型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且施药时田间要保持3~4cm水层,药后保水5~7d为好。因此可以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摸索,笔者总结出“矮化密植番茄—夏芹—速生叶菜—秋冬延后辣椒”大棚膜网结合覆盖栽培模式,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并在本县推广应用。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气候特点开化县位于浙江西部,地理坐标为东径118°01'-118°38',北纬28°54'-29°30'之间,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为西北干冷的极地气团控制,夏季受东南暖湿海洋气团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少日照,多云雾,散射光强,全年四季分明。据本县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为16.3℃,常年10℃的积温为5125.4℃,无霜期250d(天),年平均降雨量达1762.1m m,年蒸发量13…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果表明,40%毒死蜱.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5 kg·hm^-2防治水稻稻飞虱,防效好,持效期长,安全性良好。防效显著优于40%毒死蜱(兴功)乳油1.5 L·hm^-2处理,与25%伏虱乐可湿性粉剂0.6kg.hm^-2处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吡虫啉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对水稻稻飞虱的总体防效好,持效期长,显著优于对照药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 g.hm-2的药效,且安全性良好。600 g.L-1吡虫啉悬浮剂用量60 mL.hm-2,对水量900 kg,施药时田间保持3~4 cm水层,药后保水5~7 d为好。  相似文献   
10.
试验结果表明:10%N苯菊酯水乳剂不同用量间的各个处理对茶小绿叶蝉都具有很好的防效,安全性也好,持效期较短,但优于对照。生产上可以推广应用,推荐药剂用量为22.5ml/亩(有效成分用量33.75ml/hm^2),对水900L/hm^2,叶片喷雾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