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园艺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十、祝君体健祝君体健是对全体与宴者的祝颂。菜名是用竹笋之“祝”、菌类之“君”、蹄筋之“体”的谐音,应用烩的技法烹制而成。 (一)原料:半油发猪蹄筋750克,鲜草菇100克,鲜平菇100克,鲜猴头菇(或罐头)100克,水发银耳50克,竹笋片100克,鲜嫩丝瓜50克,水发香菇50克,熟火腿片25克,绍酒10克,精盐2.5克,虾籽1克,湿淀粉15克,鸡清  相似文献   
2.
长寿宴长寿宴是祝寿宴席,意在敬祝过生日的寿星老幸福长寿(祝寿对象多为老人),菜点寓意吉祥,随着上菜唱根的吉祥菜名表达庆贺祝愿心理,使宴席气氛欢乐热烈。寿宴选用多种食用菌,配以畜禽、鱼蛋、蔬果,重视膳食平衡原则。在烹调上,根据老人生理功能特点:如消化系统功能下降,味雷数量比中青年有所减少,味感比较迟饨。因此在烹调中,使用  相似文献   
3.
十一、明珠宝扇取材以汉钟离手执芭樵宝扇大战龙王的故事,选用草菇烹制而成,色泽明快,形态逼真。 (一) 原料:鲜草菇500克,净鲍鱼肉100克,金针菇25克,黄蛋糕40克,白蛋糕50克,葱姜汁10克,樱桃2颗,绍酒10克,精盐4克,鸡汤250克,鸡油20克,鸡蛋清25克,湿淀粉10克。 (二) 制法:1.鲜草菇500克去根部杂质洗净,焯水,捞出沥去水份,去菇菌膜,留内菌盖(菌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蕈食文化源远流长。各族人民以蕈为食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世界上食蕈最早的国家之一。本文仅以我国蕈食文化的有关问题,试作初步探讨。悠久的蕈食历史我国是利用蕈最早的和最广泛的国家之一。据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综合有关资料考证,约在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我们祖先已经摄食蕈类。这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发现的七千年前的文化遗址中,得到证实。该遗址中曾发掘出蕈类和稻谷等。由此而知,蕈在那个时期己成为人们的重要食物了。在这方面古人积累了极其丰富而宝贵的经验。这从见散于饮食养生和农学。医药学诸书之中有关论述  相似文献   
5.
十六、年年有福年年有福是以鲢鱼的“年”,豆腐的“福”,平菇的“平”之谐音,组建而成,用砂锅烩制,不仅营养素丰富,而且味很适合老人为寿宴上乘之佳味。 (一)原料:花鲢鱼头一只(1500克),鲜平菇250克,嫩豆腐250克,笋片50克,小菜心20克,姜块25克,葱结2个(20克),绍酒25克,糖1克,精盐4克,味精1克,鸡清汤400克,熟猪油1000克,湿淀粉20克,胡椒粉0.5克。  相似文献   
6.
7.
如意宴和梅花宴如意宴和梅花宴为便宴式的宴席。是以食用菌为主料。配以其他动、植物原料制成的食用菌菜肴而组成的宴席。创制此类宴席意在经济实惠、简便宜办和适应现代化生活快节奏。设计力求符合宴席改革精神。既保留宴席传统的特色(色香味型及各种营养素的配合)又能随意点选所喜爱的菜肴。具有气氛热烈。实惠灵活的特点。有较好的商业推广  相似文献   
8.
灵芝盆景     
盆景是植物栽培与园林艺术巧妙的结合物。案头置一盆景,室内顿生春意。它不仅可以增添自然情趣,尝心悦目,而且还能激励人们热爱生活,鼓舞精神。我国盆景艺术源远流长,诸家各派林立,造型特点和艺术风格各有所长。灵芝盆景便是其中一个流派。灵芝是大型真菌,子实体质地坚硬,有光泽,菌盖呈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等,表面具云状同心  相似文献   
9.
我国丰富多采的蕈艺文学艺术源于生活,神话、故事、戏剧、绘画等无不以生活实践为基础,进行再创造,艺术作品虽然经过艺术加工,仍可以从作品中反映出作者的生活轨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代面貌和生活特点。蕈在古人生活中的地位,从一些文学艺术作品,就不难看出。由于脍灸人口、家喻户晓的白娘娘上仙山盗取灵芝仙草救活许仙的故事,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灵芝当作“仙药”.有些地方每年端午节必唱《白蛇传》,歌颂灵芝神奇功效,国画中常有灵芝,如“寿石灵芝”图,喻为吉祥长寿。汉代宫庭的朽木上长出灵芝,阿谀奉承的大臣乘机拍马,称长灵芝是吉祥兆庆,皇家瑞气所至。灵芝称为瑞草,强迫民间采芝进献,而成为劳动人民一种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10.
我国历来将食用菌视为“庖厨之珍”,一些食用菌菜肴,是我国宴席上的珍品。我国的烹调技艺历史悠久,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风味宴席的优良特点,我们在研制食用菌菜点的基础上,将食用菌菜点,按照中国传统宴席的程式,组合成食用菌宴席,先后研制了“八仙宴”、“长寿宴”、“梅花宴”、“山珍宴”等食菌宴席。本文将对食菌“仙八宴”、“长寿宴”、“如意宴”、“梅花宴”的烹调技艺、风味特点详细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