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1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省苹果树,特别是幼树,在越冬期间,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冻害,使生产受到损失。因此,预防冻害,保证幼树安全越冬为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据国外报道,石蜡乳化液可预防苹果、桃树的冻害。但在我国尚未见有关报道。为了探讨石蜡乳化液对预防苹果幼树越冬伤害的效果,寻找使幼树安全越冬的新途径,我们于1985年秋~1986年春进行了本项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1月7~11日协作组于南京召开第四次会议。会议由熊岳、郑州、烟台果树所主持,农牧渔业部派员亲临指导,十一省(市)的有关单位共9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在果树的试验研究中,也和其他农作物一样,常把叶面积作为重要的生理指标。在生育期间,考察叶面积动态变化规律,或不同条件下叶面积变化的对比,可以作为采取相应措施的依据。为了能夠较正确地测定出接近于实际的叶面积,现将各种测定方法及我们应用和比较的结果扼要叙述如下,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日本青森县富士的产量,急剧地上升,1970年的产量仅是9300吨,而在1973年仅用三年时间就增加5倍,达到了44800吨。今年(1974年)根据气候情况,产量可望达到55000吨。尤其是,今后将会继续增产,恐将要取代到目前为止在青森县占有主导地位的国光,无疑将和红星同时占据生产的首位。不仅青森县增加了富士的产量,其它苹果主要产地将继续着这样同一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着色系富士“长富2”是富士苹果的芽变品系之一。果实的含糖量较国光高2~6%,贮藏期果肉始终保持甜脆,是一个极其优良的晚熟品种。现根据3年来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植物学性状树性强健,树冠大,树姿开张,幼树生长旺盛,萌芽率高,成枝力强。高接后,2~3年生开始结果,座果率高,丰产。1.枝条:3年生枝粗壮,黄褐色,皮孔黄褐色,椭圆形,较多,微凸;茸毛中多,灰褐色。新梢较粗,赤褐色,斜生;皮孔圆形,赤褐色,微凸,大小稀密不规整,茸毛中多。节间平均2.46厘米,中长。萌芽率47.3%,成枝数平均3.2个。  相似文献   
6.
着色系富士“长富2”是富士苹果的芽变品系之一。据日本1979年报道,富士的芽变品系有58个,其中有9个表现较好,如:长富2、秋富1、青富13、盛放3等。长富2含糖量较国光高2~6%,且其果面光滑、果点小、蜡质层较厚,无论果实外观还是贮运性能均优于国光,已被许多国家公认为优良品种。1980年春,农业部从日本引入长富2接穗,分给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简称辽宁果树所)、山东省烟台地区果树实验站(简称山东烟台果树站),陕西省礼泉县园艺站、河北农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省苹果幼树占总株数60%左右。幼树仍多采取大冠稀植,普遍存在着幼树结果晚、单产低的现象。我所于1971年在所内平地按照株距6米,行距了米,栽植金冠4.7亩。1972年又加密改为株距3米,行距3.5米,平均每亩栽植63.5株。栽后,在加强土肥水和防治病虫害等综合管理,改进幼树整形修剪技术的情况下,使其提早结果,获得了早期丰产。  相似文献   
8.
富士苹果是一个优良的晚熟品种,其果实品质、丰产及耐贮性等都表现较好。但该品种要求较高的栽培管理技术,如果栽培管理不善,易出现果实个小、味淡、着色及成熟度较差的现象。根据国内外材料报道,果树上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改善果实品质及促进成熟等方  相似文献   
9.
在这里,对于不论在品种或矮化砧木方面,都有着古老历史的欧州主要国家的苹果生产事业做一简单介绍。英国(略)法国法国的鲜食用苹果栽培面积约56000公顷,主产地是巴黎的西南部、东南部及拉沃尔流域的奥尔里安、安詹等地。珐国每年生产苹果约300万吨,其中150万吨是加工用苹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快富士苹果接穗的繁殖,1982年我们在所内苗圃地,以长富2号苹果半成苗为试材,用常规繁殖法做对比,进行了小骨架塑料棚法繁殖苹果接穗的试验。一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小骨架塑料棚可大幅度地提高接穗繁殖系数。春季一个接芽,全年繁殖总芽数可达1230个左右(即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