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园艺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04年引进越橘品种美登,在黑龙江省清河地区进行试栽试验,6年试验的结果表明,该品种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在黑龙江省清河生长结果良好,定植第6年平均产量6 150 kg/hm2;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30%,可滴定酸含量0.78%。同时,总结了该品种在黑龙江省清河的适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树莓果实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SDS法和Trizol法提取树莓果实总RNA的效果。结果表明:Trizol法提取的RNA经电泳检测,未见条带,说明Trizol法并不适合富含多糖多酚的树莓。SDS方法提取树莓果实总RNA完整性好,28S和18S条带清晰,OD260/OD280值为1.83,在1.7~2.0之间,OD260/OD230值为2.01。结果证明,SDS法提取的总RNA可直接用于分子克隆等分子生物学实验。  相似文献   
3.
梨果实生长过程中细胞壁成分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梨果实细胞壁各组分在果实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为梨果实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提取“二十世纪”、“幸水”、“长十郎”3个品种梨果实的细胞壁成分,测定其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含量.[结果]木质素含量在3个品种梨果实生长过程中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在整个生长周期中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水溶性果胶含量递增,EDTA可溶性果胶含量从生长发育初期开始逐渐升高,其中“二十世纪”增加幅度高于其他两个品种,Na2CO3可溶性果胶含量在3个品种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明显升高.[结论]木质素与梨果实成熟软化密切相关,而水溶性果胶和Na2CO3可溶性果胶含量与梨果实成熟过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农杆菌介导TCS及RIP基因转化草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TCS基因和RIP基因导入草莓中,探讨影响草莓遗传转化的主要因素,建立了高效的草莓遗传转化体系。并经Km抗性筛选,获得了若干转基因植株,对这些植株进行了TCS基因和RIP基因的PCR检测和PCR-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显示,TCS基因及RIP基因已转入草莓植株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5.
草莓果实维生素C提取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找出提取草莓维生素C更高效的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探讨了提取液、蔗糖、反应时间对草莓维生素C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氯乙酸为提取液、Cu2+溶液中含有13.75g/L蔗糖的条件下,当温度30℃、温热时间30min时,还原型维生素C(AA)的回收率最高(88%),在还原温度30℃、还原时间30min时,氧化型维生素C(DHAA)的回收率最高(81%)。  相似文献   
6.
张丙秀  高媛  陈倩  高庆玉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243-3246
对4个品种的树莓(Rubus idaeus)果实生长过程中还原型维生素C(AsA)、氧化型维生素C(DHA)及总维生素C舍量进行了分析,并对L-半乳糖酸-1,4-内酯脱氢酶(GalLDH)、抗坏血酸氧化酶(AAO)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3种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AsA和总维生素C含量随着果实的成熟而逐渐上升.4个品种中GalLDH活性与AsA积累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AAO和APX活性与AsA含量相关性不显著,而APX活性与DH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不同树莓品种间维生素C含量存在差异的原因与其GalLDH及APX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在东北地区冬季自然低温条件下,以蓝莓(Vaccinium spp.)3个品种美登、北村、圣云为材料,研究了蓝莓一年生枝条内渗透调节物质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探究蓝莓冬季自然降温过程中的御寒机理。结果表明,整个冬季随着气温降低,蓝莓枝条内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降温初期可溶性蛋白质的积累与抗寒性发展有关,但后期蓝莓不同品种变化趋势各不相同;脯氨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其积累对圣云的影响大于美登和北村;保护酶活性明显变化,其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LHC(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是光合系统中重要的复合体蛋白,近年发现该蛋白在植物光合作用和响应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 L.)主要分布于我国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及长白山等地,是优良抗逆育种资源。从笃斯越橘中克隆冷响应基因VuLhca4,研究其表达模式和功能,结果表明,从笃斯越橘叶片中克隆得到的VuLhca4基因全长744 bp,编码247个氨基酸;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VuLhca4定位于叶绿体;VuLhca4在笃斯越橘中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VuLhca4在叶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根和茎,且该基因对低温和干旱胁迫敏感性较强,低温和干旱胁迫均可诱导VuLhca4基因表达;采用农杆菌介导法侵染拟南芥得到VuLhca4转基因株系,作低温和干旱两种处理后,转基因株系VuLhca4表达量及存活率高于野生型。为笃斯越橘非生物胁迫分子研究及光合作用机理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树莓组培苗快繁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树莓品种"费尔杜德"为试验材料,在现有最佳培养基的基础上,研究了光照、温度及继代次数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培养最佳光照时数为12~14 h/d,培养温度为24/15~27/15℃(日/夜),最适宜的继代次数为3代;生根培养最佳光照时数为12 h/d,培养温度为27~30℃.炼苗6 d后,移栽到沙+土(体积比1:1)的基质中.  相似文献   
10.
以草莓为试材,运用CHIPS、CUSP和CodonW程序分析了草莓DHAR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并与大肠杆菌和酵母的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及7种植物的DHAR基因密码子偏好性进行了比较,同时基于DHAR基因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以期在作物遗传改良中为草莓DHAR基因选择合适的遗传转化受体及进行基因优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草莓DHAR基因更适合导入苹果等双子叶植物中,若要提高草莓DHAR基因在大肠杆菌或酵母中的表达水平,还需进行密码子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