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园艺   1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我所水果加工研究水平,明确我所水果加工及综合利用研究方向,今年5月中旬,我们两人前往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及湖南等省(区)的有关单位进行一个多月的调查和考察。在工业部门重点考察食品生产单位及研究机构,在农业部门重点考察果树研究机构,主要了解水果(以柑桔为主)加工的研究和生产现状。我们所到的五省(区)有关单位,对水果加工及科研方面各有侧重,广西以菠萝为主,  相似文献   
2.
·柑桔无检疫性病虫良种苗木培育技术·龙眼、枇杷小苗嫁接技术·枇杷茎尖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中华猕猴桃蜜饯加工新工艺·枳壳嫩种播种育苗技术·柑桔改土培肥创高产高效益技术·培育柑桔矮干多分枝苗木技术·柑桔计划密植早晚期高产的栽培技术·利用组织培养方法繁育猕猴桃苗木技术  相似文献   
3.
潜叶蛾是柑桔夏秋季嫩梢上的严重害虫。1980年我们在药剂筛选试验中,发现杀灭菊酯对潜叶蛾有显著的毒杀效应,使用10ppm浓度(即20%杀灭菊酯配水2万倍)能兼治幼虫和卵,击倒力强,持效期长,在全省大面积示范推广中取得显著效果(见《福建果树》1980年第4期)。1981年我们又筛选出与杀灭菊酯属同一类型的中西除虫菊酯。据试验结果,20%中西除虫菊酯5ppm(即配水4万倍)  相似文献   
4.
高效、低毒和低残留是衡量新农药的经济价值标准。目前,国际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主要来源的研究方面已趋向化学合成的植物性农药,如具有光稳定的拟除虫菊酯类, 在现在合成的20余种中有5~6种已投入商品化广泛地使用,其杀虫活性都比一般有机氯、有机磷等杀虫剂大得多,有的每亩只用1克或不超过1克,毒性小,对环境污染较小或不污染环境。我国于1975年由江苏省农药研究所合成的10%二氯苯醚菊酯是化学合成的拟除虫菊酯的一种,经过几年来对各种作物害虫的防效测定,大多数有较好的效果,对人畜毒性低、无残留。  相似文献   
5.
柑桔红蜘球是我国华南地区柑桔的大害虫,对各种杀伤药剂能迅速产生抗性。我省于1962年开始使用1059(西德进口)和米卡率(日本进口),杀伤红蜘蛛的成若螨和卵的效果均达100%,后由于产生抗药性而停止使用。1964年我们又从北京农药厂引进试制的20%滴滴恩可湿粉(即20%三氯杀螨砜)500倍液进行田间杀螨试验,杀虫效果达到56~61.36%,1967年已在福州地区大面积普遍推广。由于连年多次使用又产生了抗性,到1972年对红蜘蛛  相似文献   
6.
前言抗蜕皮激素是一种昆虫的发育抑制剂。它对昆虫具有独特的杀伤机理,故世界上称为第三代杀虫剂。据报道,有机磷类杀虫剂是抑制昆虫体内胆碱脂酶引起中毒,有机氯类杀虫剂是使昆虫神经及内脏中毒,而抗蜕皮激素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幼虫和成虫口服后抑制体内蜕皮激素,使真皮细胞几丁质合成酶产生受阻,新内表皮几丁蛋白复合物不能正常形成,旧表皮  相似文献   
7.
单甲脒类药剂在国外还未见到商品化生产,1981年我国西北大学化学系在合成双甲脒中提供四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单甲脒类水剂,这四种是蚜螨灵(又称单甲脒水剂)、蚜螨灵二号(为单甲脒的混合物)、蜱螨灵(又称杀螨脒水剂)和蜱螨灵二号(为杀螨脒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8.
拟除虫菊酯类是目前世界上效力最高的杀虫药剂,其杀虫活性比现有的有机磷,有机氯大40~100倍。使用剂量极低,只有有机磷的3%以下,氨基甲酸酯类的2%以下,比植物上使用的微量元素还要低得多。我国于1975年由江苏省农药所第一次合成了拟除虫菊酯类之一——二氯苯醚菊酯(商品名除虫精)  相似文献   
9.
柑桔红蜘蛛危害一直是世界柑桔生产上的突出问题,我省在1964年以前仅有零星地区发生。由于广泛应用有机氯防治柑桔虫害,红蜘蛛逐渐严重。20年来我省柑桔区先后推广了内吸磷(1059等)、三氯杀螨醇和三氯杀螨砜等药剂防治,由于药剂种类少,连续单纯使用一种药剂,对发育期短,年世代数多的红蜘蛛,使用3~5年即产生抗药性。因此对病虫种类多的柑桔要做好红蜘蛛的防治,当前除积极探索以保护与利用天敌的防治以外,还要结合使用选择性农药(不伤害天敌的药剂)和农业技术措施的综合治理,才能彻底收效。为此必须不断筛选出更多的新杀螨剂,以供轮换使用,缓和虫害产生抗性,这是当前比较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杀虫双是我国近年来在合成杀螟丹(即巴丹)过程中,由贵州省化工研究所于1975年研制的一种新型杀虫剂。1977年改革和完善杀虫双生产工艺,以水代替氯仿作溶剂,制成了杀虫双水剂,成本大大降低。经几年来对粮食和一些经济作物害虫的防治试验,具有稳定的胃毒、触杀和内吸传导作用,是一种新的有发展前途的高效、低毒、低成本的广谱性杀虫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