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师茜  田沛  南志标 《草业学报》2018,27(7):47-54
基于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Web of Knowledge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1996-2016 年期间我国发表的禾草内生真菌研究论文进行检索,并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所获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1996-2016年间,我国禾草内生真菌研究发展势态迅猛,论文数量大幅攀升跃居世界第4,且不断有论文发表于高水平期刊,在20年里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Epichloë内生真菌生长发育,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产碱特性和抗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研究为我国禾草内生真菌研究主要热点。今后,我国科研人员对禾草内生真菌的研究应着眼于内生真菌分类评价、功能基因与比较基因组研究以及次生代谢物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2.
师茜  高芳  田丽萍  薛琳 《种子》2015,(3):74-78
以不同含水量(2%,4%,6%,8%,11%,14%,17%)内蒙小粒油莎豆块茎为材料,常温密闭贮藏6个月,研究不同含水量对油莎豆块茎活力的影响。通过对发芽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SOD活性、POD活性进行测定,发现2%~4%含水量范围内的油莎豆块茎发芽率相对较高,块茎呼吸较弱,质膜完整性较好,SOD和POD活性较高。结果表明,油莎豆块茎含水量为2%~4%时,在常温下贮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以油莎豆‘石研2号’(河南圆粒)为试材,在其结块茎前期,用不同浓度梯度依次为0(CK)、100、500、1 000、1 500、2 000mg·L~(-1)的矮壮素(CCC)进行喷施,测定油莎豆株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块茎的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及内源激素含量,以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CCC)对油料作物油莎豆生理特性及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矮壮素(CCC)施用浓度为500~2 000mg·L~(-1)时,均能显著降低株高(P0.05),并且可以提高油莎豆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块茎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的含量,其中经2 000mg·L~(-1)的矮壮素处理后效果最佳,株高降低了34.39%,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P0.05),矮壮素(CCC)处理下油莎豆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R)均低于对照,脱落酸(ABA)含量高于对照,矮壮素(CCC)浓度与赤霉素(GA3)、玉米素(ZR)含量呈负相关性,与脱落酸(ABA)含量呈正相关性;矮壮素(CCC)会抑制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R)的合成,对脱落酸(ABA)有促进作用。综合分析表明,矮壮素(CCC)的浓度为2 000mg·L~(-1)时不仅可以使油莎豆抗倒伏,同时可以增强油莎豆的光合作用能力以及抗性。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发育期的"石研2号"和"石研5号"品系油莎豆块茎为试材,对油莎豆块茎中的淀粉、果糖、蔗糖、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脂肪含量进行了测定,以研究油莎豆块茎发育过程中糖与脂肪积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油莎豆块茎发育过程中果糖含量与脂肪含量相关性不显著;蔗糖含量与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淀粉含量与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可溶性糖含量亦与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5.
不同滴灌量对油莎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新疆地区油莎豆的滴灌栽培提供依据,进行不同滴灌量(150m3/667m2,200m3/667m2,250m3/667m2、300m3/667m2,350m3/667m2)的田间滴灌试验,研究其对油莎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器官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不同滴灌处理油莎豆各个器官干物质总重随生育期的推进呈持续增加的趋势;在不同生育期内叶片的干重大于茎,叶片干重较大的滴灌处理其产量也相应较高;不同滴灌处理叶片干重在结豆初期均达峰值。滴灌量为250m3/667m2的处理油莎豆产量最高,水分利用效率也最高,在块茎初期叶面积指数和叶的干物质质量达显著水平,该处理既提高了油莎豆的产量,又节约了水资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