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对位于黄土高原南部覆膜玉米产区的长武、旬邑、彬州、淳化和永寿5个县15个农药经销商和100个农户2017~2019年的农药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2019年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销售量分别占农药销售总量的35.8%、26.1%和38.2%。杀虫剂主要种类有13种,杀菌剂主要种类有10多种,除草剂主要种类有11种。2017~2019年,农户玉米田的农药使用次数以杀虫剂最多,平均为1.6次,平均每次用药量为591 mL/hm2;除草剂均使用1次,使用量2 257 mL/hm2;杀菌剂使用最少,仅为0.3次,用药量每次为909 mL/hm2。  相似文献   
2.
研究主要针对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侵染规律,开展了全生育期的药剂防治技术试验示范,明确了药剂防治的两个关键时期为夏季树皮落皮层形成期和初冬果树落叶后;明确了有效防治药剂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碧康)、45%代森铵水剂(施纳宁)和3%甲基硫菌灵糊剂(金枝)及其使用方法;不同生育期使用不同剂型的药剂,夏季涂刷主干和大枝用水性剂型,初冬轻刮治病斑后涂抹糊剂。  相似文献   
3.
苹果绵蚜是苹果树主要检疫性害虫,目前全国约有14个苹果产区遭受到绵蚜危害。依据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评估方法,对苹果绵蚜存在的风险性进行了定向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苹果绵蚜寄生范围较广,存活率高,适应性强,繁殖率高,扩散速度快,隐蔽性强,危害严重,损失较大并且难以根除,在我国属于高度危险的有害生物,并提出了风险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了解不同杀鼠剂在农户及农田中的灭鼠效果,以便在大面积示范、引导农户科学灭鼠工作中选择不同鼠种的最高效、最节约的安全杀鼠剂。2006年6~8月我们在长武县丁家镇南硷村对几种杀鼠剂的灭鼠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点长武县丁家镇南硷村地处长武原边坡硷  相似文献   
5.
陕西渭北苹果园3种介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渭北苹果产区危害较为严重的介壳虫有长绵粉蚧、朝鲜球坚蚧和康氏粉蚧,观察研究了这3种介壳虫的发生规律,以及冬春气候因素对种群消长的影响,凡是冬春温暖干旱的年份,介壳虫发生危害要比冬春低温多雨年份严重。同时提出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结合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咸阳市中北部苹果优生区引进22.4%螺虫乙酯微乳剂、1%米尔贝霉素悬乳剂等新型杀螨剂及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 Hughes)和胡瓜钝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 Oudermans)等捕食螨进行防控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杀螨剂22.4%螺虫乙酯微乳剂4 000倍和1%米尔贝霉素悬浮乳剂5 mg·L-1是防治苹果叶螨的有效药剂;螺虫乙酯能在药后7 d防效达到95%以上,防效非常显著,米尔贝霉素于药后3 d防效也达到87%以上,2种新型杀螨剂速效性好;螺虫乙酯药后14 d防效仍达94%以上,持效性相当好。上述2种新型杀螨剂与传统杀螨剂在咸阳果区宜坚持"分类指导、轮换用药"的原则推广使用。2种捕食螨因其防效低、显效期长,不适宜单独使用捕食螨防控苹果叶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金纹细蛾已上升为陕西省长武县苹果灾害性害虫,平均被害叶率达37%,最高73%,发生严重的果园,9月下旬有虫斑叶就开始大量脱落,对苹果后期的着色和品质均造成很大的影响。因其发生世代多,有世代重叠现象,蛾量大,果农不能抓住防治适期进行科学施药,常造成用药次数多而防效差。为有效控制苹果金纹细蛾的发生为害,2001-2005年我们利用性引诱剂连续5a对其进行了定点观察,在掌握其发生规律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