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美姑县大风顶国家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考察由四川省林业厅组织,目的是调查美菇县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便于开发利用。从2002年8月10日至25日,共采样231个,鉴定出大型真菌120种,分属于真菌门的7个目,24科68属。其中伞菌目为31属70种,占本次调查鉴定总数的58 3%,其它如非褶菌目,木耳、银耳等为39属50种,占总数的41 7%。伞菌目中几个重要的科是红菇科12个种,以红菇、乳菇等为主;牛肝菌科10个种。非褶菌目中,有多孔菌、鸡油菌、层孔菌和枝瑚菌等。1 从生态类型看,各类型齐全1 1 腐生型 经鉴定的120个种大多营腐生生活,以腐殖质壤土、木材、树桩、枯枝落叶、堆…  相似文献   
2.
一株几丁质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灭蝗增效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几丁质酶活性较高的细菌,其48 h发酵液的酶活力达到110 U/mL。Biolog MicroStation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鉴定确认,该菌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一个亚种。该菌与类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seudoaligenes)等量混合制成一种新的混合型生物灭蝗剂在防治蝗虫上比其单一菌株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对蝗虫平均死亡率达93.33%。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源印楝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印楝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9条引物进行扩增,共检测出81条清晰的位点,其中79条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7.5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803,Shannon信息指数为0.5537,表明印楝遗传多样性很丰富。种源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4702,Shannon’s居群分化系数为0.4677,表明印楝种源内的遗传分化大于种源间的分化。聚类分析将13个种源分为2大类,来自缅甸的11个种源聚成一类,来自澳大利亚和印度的种源聚成另外一类。结果表明,ISSR分子标记技术适合于印楝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白及饮片最佳干燥工艺,并为其他中药饮片干燥工艺的现代研究提供借鉴。采用变温电阻检测法测定白及共晶点;通过测量白及饮片在蒸制切片和生切片、厚度0.1和0.2 cm、烘干和真空冻干等8种工艺条件组合下的白及多糖含量及特性黏数,进一步测定饮片折干率,绘制折干率曲线,优选最佳因素,同时进行感官品质对比,确定出白及饮片的最佳干燥工艺。结果表明:白及饮片共晶点为-11.6℃;真空冻干法优化条件为0.2 cm生切片,-25℃预冻2 h后采用真空冻干(-45℃0.28 MPa)4 h,该饮片色泽洁白,片形平整,断面特征完好,感官品质最佳,适用于处方饮片;烘干法优化条件为0.2 cm蒸制切片,60℃恒温烘干2 h,该饮片虽然感官品质较差,但是多糖含量和特性黏数最高,适用于药厂投料。本文首次报道了白及共晶点,并确定了白及饮片两种干燥模式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中国药典》白及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