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北京市顺义区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顺义区是全市蔬菜主产区之一。通过开展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建立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3大标准体系,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2002-2006年,在蔬菜上累计推广杀虫灯、防虫网和黄板等物理防治技术20266hm2,节本增收9386.29万元。  相似文献   
2.
为达到控制杂草生长、隔离害虫为害、提高露地蔬菜产量和品质的目的,对用控草地布、防虫棉覆盖露地蔬菜后的防虫控草效果进行了试验和调查.试验结果表明,覆盖控草地布和防虫棉的露地甘蓝的虫口减退率达69.2%~91.8%,露地西兰花的虫口减退率达80%~90.6%,使用控草地布的除草效果达96.7%~100%,且作物株高、冠直径、叶片数、单重、商品率都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于2014—2016连续3年在平谷区黄瓜、昌平区草莓和顺义区番茄上开展了植物免疫诱抗剂氨基寡糖素的田间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氨基寡糖素对3种作物具有较好的促生长发育、抗逆抗病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北京顺义隔离试验圃内研究香蕉穿孔线虫在北京地区的适应性,重点在于观察该线虫对北京地区栽培作物种类的寄生性和致病力、对北方低温的抗逆生存能力及对北方碱性土壤环境的适应程度。通过实验室和田间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香蕉穿孔线虫在北京地区自然露地环境条件下不能越冬存活。但在温室、大棚等设施环境中,该线虫均可获得适合的寄主、温度及土壤酸碱度(pH)等条件,并可对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香蕉穿孔线虫在北京地区温室和大棚等设施条件下有着极高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对5种除草剂的14个组合处理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莠去津与3种除草剂分别混用的除草效果比单用莠去津好。筛选出了适合免耕春玉米田土壤封闭使用的高效除草剂配方,即每公顷用38%莠去津悬浮剂1650ml加90%禾耐斯乳油900ml,或96%金都尔乳油900ml,或33%施田补乳油1950ml,于玉米播后至出苗前施药,除草效果可达92%;对有苘麻(Abutilontheophrasti)和铁苋菜(AcalyphaaustralisLinn.)等难治的双子叶杂草较多地块,每公顷用96%金都尔乳油900~1200ml或90%禾耐斯乳油900~1050ml加80%阔草清水分散粒剂45~60g,防除双子叶杂草效果达96%以上;另外,对免耕春播玉米田使用土壤封闭方法除草,播种前或播种同时杀明草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白城地区辖八县一市,人口398万,总面积47000平方公里。全区西北高,中间低,东南略有隆起,大部是沙丘覆盖的冲积平原,境内有五条江河,即松花江、第二松花江、嫩江、洮儿河、拉林河;有大小泡沼700多个,较大查干泡、月亮泡、洋沙泡,大布苏泡等。全区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多大风,夏季炎热降雨集中,秋季凉爽温差大,冬季漫长干燥寒冷,年降雨量360—500毫米,年蒸发量平均为1,761毫米。春、秋季多大风天气,年均风速3.5米/秒,最大风速可达26米/秒,7——8级大风年平均25日以上,多集  相似文献   
7.
设置黄板诱集成虫是斑潜蝇、白粉虱测报和防治的重要手段。通过在茄果类及瓜类蔬菜田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黄板下端高于作物顶部20cm的诱杀斑潜蝇、白粉虱虫量分别是黄板下端和上端与作物顶部平齐2种高度的1.2 ̄1.5倍和1.2 ̄1.6倍;20块/667m2插板密度诱杀斑潜蝇、白粉虱数量是10块/667m2的1.5 ̄1.6倍,与30块/667m2基本相当。试验为黄板诱杀斑潜蝇、白粉虱的防治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2000年北京市甜菜夜蛾大发生,特别是 8月中旬以后暴发成灾,对秋播紫花苜蓿等作物为害严重。为此,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同时,组织了药剂试验和生产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发生为害特点   1)突然暴发成灾。 1999年北京市苜蓿播种面积约 1 333 hm2。甜菜夜蛾前期发生为害极轻, 10月上旬部分地块虫量每平方米达 10余头,属轻度为害。 2000年苜蓿种植面积扩大到 1.1万 hm2。甜菜夜蛾幼虫始见于 6月中旬。一至二代发生为害轻,每平方米只有几头虫。三代个别地块为害较重,每平方米有卵 3~ 5块,幼虫 20~ 40头。进入 8月中旬甜菜夜蛾突然…  相似文献   
9.
苜蓿田杂草茎叶处理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北京市大力推广种植紫花苜蓿,以带动草食动物饲养业的发展.杂草危害是造成苜蓿减产和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危害严重时影响苜蓿的建植甚至造成毁种.我国苜蓿田杂草防除是一个薄弱环节,可借鉴的相关资料很少.为了控制杂草的危害,提高经济效益,2001年我们进行了药剂防除筛选试验,取得了良好的防效和增产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灯光诱杀防治韭菜迟眼蕈蚊(韭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Yang et Zhang)的幼虫俗称韭蛆,是韭菜的主要害虫。它以幼虫为害韭菜叶鞘、幼芽和鳞茎,引起鳞茎腐烂、叶片枯死,轻则造成植株枯黄倒伏,重则缺苗断垄,严重影响韭菜产量和质量。由于韭菜迟眼蕈蚊常年发生,为害严重,年年都必须进行防治。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