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年来,为了出口创汇需要,上海郊区的芦笋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是由于各种病害的发生,对芦笋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报导芦笋斑点病的初步研究。 (一)病害症状病斑发生于芦笋的茎、枝和拟叶上,最初为水渍状斑点,以后中心变黄褐色直至灰色,周围红褐色,外圈褪绿略带黄色。病斑  相似文献   
2.
在上海郊区,危害留种洋葱的病害主要是灰霉病(Botrytis allii)、紫斑病(Alterharia porri)和叶枯病(stemphylium botryosum),前二者在发病植株中各占25%左右,后者为50%左右。三种病害严重危害洋葱的花和花苔,造成洋葱花序干枯萎缩,花苔倒伏拆断,致使洋葱不能正常开花结籽。  相似文献   
3.
一、病害发生情况几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上海郊区留种洋葱上有灰霉病、紫斑病、叶枯病、菌核病、霜霉病和病毒病等病害,其中前三者在田间发生普遍,危害较大,其余为田间偶见或少量发生。灰霉病、紫斑病和叶桔病主要发生于洋葱的花苔和叶片上,灰霉病还危害花序。  相似文献   
4.
石刁柏斑点病是国内石刁柏的一种新病害。主要侵害茎、枝和拟叶,形成斑点症状,引起石刁柏落叶枯枝和早衰。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单生或丛生,圆筒状;分生孢子单生,卵形至长方圆形,呈砖隔状。经鉴定,该病原菌为匍柄孢霉(Stemphylium botryosum Wallr.)。研究结果表明,8月下旬至10月是石刁柏斑点病的盛发期,秋季温暖多雨会加速病害扩展。化学防治,以80%大富丹可湿性粉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用常规方法培养,观察洋葱叶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确定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病菌生长的 pH 值为3~11;光照能抑制病菌分生孢子的形成;病菌在添加硫酸镁和碳酸钙的 PDA 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多。  相似文献   
6.
番茄在上海蔬菜市场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番茄病害严重,制约着番茄产、质量的提高。据调查,一般年份番茄病害造成的损失为10%左右,严重时可达30%以上。为了弄清本市郊区番茄的病害种类及危害状况,特作调查,以便为制定和实施番茄病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茎枯病是上海地区石刁柏生产上发生最为普遍,并造成毁灭性危害的真菌病害之一。该病害在田间自4月上旬可见,多发生于6~7月以后。室内药效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表明,大富丹、托布津等杀菌剂抑菌力强,并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经试验示范,以严格选地、合理施肥、清除病株和药剂保护等为中心的石刁柏茎枯病防治措施,在生产中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8.
9.
10.
芦笋茎枯病侵染循环及其发病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石刁柏)茎枯病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内越冬。上海地区该病4月上旬开始发生,平均温度在15.1℃时,潜育期为7—10天,多数5—10天内能形成繁殖器官,以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早期形成的分生孢子器能越夏,再作秋季的侵染源。该病多发生于梅雨和秋雨季节,平均气温19.8—28.6℃时为发病盛期。连续降雨或台风暴雨能加剧病害的流行;嫩茎生长期,肥料配比和用量以及土壤湿度等直接影响病害的发生和消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