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除草活性化合物ZJ2528的室内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J2528是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田新型除草活性化合物.室内生测试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玉米田选择性较高,对禾本科杂草狗尾草和马唐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1.3和1.7,对阔叶杂草反枝苋和芥菜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5.2和7.3;该化合物的杀草谱较广,26种供试杂草中,有4种对其高度敏感,9种敏感,6种中度敏感,7种一般敏感;该化合物的最佳使用适期为杂草芽前和芽后至2叶期;该化合物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安全性差异显著,杂交玉米品种安全性最好,甜玉米其次,而糯玉米对该化合物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2.
新型杀菌剂嘧菌酯对葡萄霜霉病室内生物活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活体盆栽法测定了嘧菌酯对葡萄霜霉病的杀菌活性。结果表明,25%嘧菌酯悬浮剂对葡萄霜霉病的EC50值为2.72 mg/L,对照药剂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对葡萄霜霉病的EC50值为19.26 mg/L。说明,25%嘧菌酯悬浮剂对葡萄霜霉病具有很高的杀菌活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型除草剂ZJ0862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杨醛、3,4-二氯苯胺和4,6-二甲氧基-2-甲砜基嘧啶为原料合成了新型除草剂ZJ0862 ,其结构经1H NMR、MS、IR和元素分析确证。室内生物测定试验表明,ZJ0862在有效成分60 g/hm2剂量下,对水田重要杂草稗草和异型莎草的抑制率达90%以上;在45 g/hm2剂量下,对看麦娘、野燕麦、狗尾草等15种田间常规杂草的抑制率达85%~100%,杀草谱较广;田间试验结果显示,ZJ0862在150 g/hm2剂量下对移栽水稻安全,且在 60~90 g/hm2剂量下对水田主要杂草水苋菜、陌上菜、异型莎草等的防效达81.3%~98.4%。毒理学评价结果显示,该药剂为低毒、无刺激、弱致敏和致突变阴性。ZJ0862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的特点,在移栽水田将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
棉田除草活性化合物SIOC0426生物活性初步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SIOC0426 属2-嘧啶氧基-N-芳基苄胺类选择性除草活性化合物。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SIOC0426具有良好的芽后早期除草活性,对棉花安全,在棉花与重要杂草马唐和反枝苋之间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 3.534 和4.299,能有效防除棉花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莎草科杂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使用适期为杂草1~2叶期。田间试验表明,在有效成分90~120 g/hm2剂量范围内,对棉田主要杂草的总防效在73.1% ~87.6%之间。  相似文献   
5.
胺苯.丙酯草醚杀草谱较广,对移栽油菜田中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具有较好的防效,药效优于各单剂丙酯草醚和胺苯磺隆,与草除.精喹EC相当;在46.5~55.8 g a.i./hm2剂量下能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及阔叶杂草繁缕、牛繁缕、碎米荠、猪殃殃、野老鹳草,防效达到80%~90%,对稻槎菜防效一般(50%左右),对巢菜、草、棒头草和早熟禾基本无效;速效性一般,持效期在90 d以上;最佳施药时期为杂草1~3叶期的苗后早期;推荐使用剂量为46.5~55.8 g a.i./hm2,剂量在93 g a.i./hm2内对油菜安全。  相似文献   
6.
新型水稻田除草剂SIOC0172的作用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生测方法研究水稻田除草剂SIOC0172的吸收传导性、耐雨水冲刷性、施药适期和温度对其除草活性的影响等.结果表明,SIOC0172可以通过胚芽、胚根、根、茎、叶各部位的吸收进入植物体内,以向上传导为主;SIOC0172药后不同时间淋雨处理的玉米鲜重抑制率为85%~98%,具有一定抗雨水冲刷能力;该药剂最佳施用时期为杂草1~4叶期和水稻5叶期以上,施药适期较宽;温度变化对该药剂活性的影响较小,在15~35℃温度范围内的ED50值为0.50~1.01 mg/L.表明SIOC0172内吸传导性好、不同环境条件下药效发挥稳定和使用时期较长.  相似文献   
7.
新型水稻田除草剂SIOC0171的作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新型除草剂SIOC0171的作用特性,本文采用常规生测方法对该药剂的吸收传导性、环境温度对除草活性的影响、施药适期和后茬作物安全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IOC0171可以通过胚芽、胚根、根、茎、叶各部位吸收进入植物体内,除叶片和芽吸收后向下传导性弱外,其他部位吸收后均能在植物体内上下传导;在15~35℃环境温度条件下,温度变化对药效影响较小;施药适期为水稻5叶期以上,杂草1~4叶期;同时发现,当土壤中药剂残留量小于0.002mg/kg时对后茬作物油菜安全,小于0.01mg/kg时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8.
采用了室内模拟添加生物测定法初步研究了茄子、番茄、辣椒等茄科作物,大豆、豇豆和花生等豆科作物,玉米和水稻等禾本科作物,以及棉花对油菜田新型除草剂异丙酯草醚(ZJ0702)残留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作物对异丙酯草醚敏感性差异较大,其中以玉米最敏感,株高ED10值为0.0279 mg/kg;水稻、棉花和茄科作物番茄、茄子、辣椒等较敏感,株高ED10值分别为0.1269、0.0673、0.0435、0.1072、0.1427 mg/kg;而豆科作物花生、大豆、豇豆耐药性较强,株高的ED10值分别为0.6617、3.4905、5.1584 mg/kg。同科不同作物对异丙酯草醚的敏感性差异较小。可见,异丙酯草醚在油菜田土壤中低于0.01 mg/kg最终残留量对后茬作物的生长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鄂中丘陵地区杨港村试区为例,通过对该试区各种类型农户良性循环生态模式结构和功能及其发展动态与经济效益的分析研究,阐明了农户生态模式的组建与实施是当前农村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两种除草剂复配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种除草剂复配常用评价方法—等效线法和Gowing法,对丁草胺-乙草胺和草除灵-精喹禾灵的复配进行联合作用类型评价。等效线法和Gowing法各自有其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