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园艺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物理方法处理插条对火棘扦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li),蔷薇科火棘属常绿灌木,又名救兵粮、磨子果、红子、槟榔果、赤阳子等,分布于欧洲和亚洲,在我国广泛分布于广西、福建、浙江、江苏、湖北、湖南、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区,生长在山坡、旷野、山沟、路旁、房前屋后、灌木丛和疏林中。火棘四季常青,春季满树百花,秋季红果累累,终年不落,观赏期长,极富观赏价值,是很好的园林绿化和盆景植物。并且,由于它富含维生素及多种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和保健价值,因而开发利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在盆景制作中,为缩短育桩时间,过去常用挖老桩的方法,乱砍滥挖,既破坏环境又浪费资源。因此,提倡盆景材料人工繁殖。采用播种繁殖,育桩时间长,成型慢,扦插繁殖是火棘繁殖的主要繁殖方法。通过黄化、环割等物理方法处理插条可以提高火棘扦插成活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