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白粉病是瓜类蔬菜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一旦侵染,病菌繁殖迅速,严重影响瓜类蔬菜的生产.为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较好的控制该病,降低危害,我们引进德国巴斯夫生产的新农药百泰,开展防治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为今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为黄瓜,参试药剂为百泰、拿敌稳、抑快净和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2.
斜纹夜蛾是一种暴食性、多食性害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茄科、百合科等多种蔬菜,在上海地区年发生5~6代,世代重叠,近年来在蔬菜生产上的危害逐年加重,幼虫食叶、花蕾、果实,严重时可将全田  相似文献   
3.
<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业规模化发展的不断推进,为闵行区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都市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农业生产上,由有关技术部门主导示范的农业技术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落实推广成为影响闵行区农业生态高效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效能是促进农业科学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小菜蛾是春秋两季在上海地区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世代重叠,抗药性较强。为了控制其危害,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筛选出剂型优良、使用方便的生物杀虫剂,我们引进不同含量、剂型的BT进行小菜蛾田间防治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茄果类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商品品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我们接受浙江省来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委托,对其生产的0.04%芸苔素内酯水剂进行正式登记示范试验,以期筛选出一种价廉物美、投入与收益比较高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于无公害优质蔬菜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黄板诱杀黄条跳甲田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近郊以生产绿叶菜为主,近年来十字花科绿叶菜黄条跳甲发生严重,其幼虫危害地下、成虫危害地上,防治十分困难。同时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绿叶菜农残超标,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为迎接世博,保障蔬菜生产安全,从根本上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我们积极探索物理防治技术,于2009年5月16-30日进行了黄板诱杀黄条跳甲田间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更科学、更高效的甜菜夜蛾性诱剂用于田间防治,验证甜菜夜蛾是否存在地理区系的差异性,进行了甜菜夜蛾性诱剂地理区系适用性筛选。通过在上海3个区(县)田间对比试验、示范筛选,确认在上海地区适用的甜菜夜蛾性诱剂地理区系诱芯主型号为D型,还有少量混用E型和B型。  相似文献   
8.
正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为土传性病害,是上海叶菜生产上危险严重的病害,上海地区在上世纪70年代初次发现,闵行区始见于1993年。该病病菌以休眠孢子囊随病株根部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或散落在土壤中,对环境的抵抗力强,可以在土壤中存活7~8年,土壤p H值5.4~6.5,适宜发病,当p H在7.2以上时病害发生变轻。近年来,随着上海重点保叶菜生产的政策推行,该病的发生与扩散逐年加重。目前市郊的年发  相似文献   
9.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可危害甘蓝、花椰菜、萝卜、大白菜、小白菜等100多种十字花科植物,上海地区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5-11月份,病原菌对环境的抵抗能力强,可以在土壤中存活7-8年。在翌年春季环境条件适宜时,休眠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借雨水、灌溉水、地下害虫及农事操作传播,此病一旦发生,对产量影响很大,发病严重时可造成植株成片萎蔫和死亡。  相似文献   
10.
<正>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是目前蔬菜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其危害时间长,危害蔬菜种类多。为做好两种夜蛾的防控工作,2012年我们在浦江正义基地和航育基地开展了两种夜蛾不同时段诱捕量比较试验,以期更好地掌握夜蛾生长活动习性,为面上防控提供技术数据。1材料与方法选择比较空旷的田块作为试验田,面积1334m2。寄主作物为甘蓝,宁波纽康性诱自动监测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