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园艺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菌根性食用菌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目前菌根性食用菌栽培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菌根性食用菌与共生植物的相互作用,几种主要菌根性食用菌的培养条件、接种方法和栽培方法,以及种植园管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红汁乳菇及人工合成菌根的形态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根性真菌子实体、担孢子、菌丝体的形态及与宿主植物形成的菌根的结构是鉴别菌根菌种类的重要特征。AGERER[1]详细描述了Piceirhiza internicrassihyphis与挪威云杉(Picea abies)形成的菌根的显微特征,指出其菌丝套内层有厚壁菌丝,且其中一些菌丝呈平行生长。WANG等[2,3]研究  相似文献   
3.
自1998年始,我们已在湖南、江苏等地建立了65ha以上红汁乳菇马尾松种植园。这些林分一般三年后开始产菇,年产量可达675kg/ha。为了确认所产红汁乳菇子实体来源于接种的菌根苗而非自然侵入的孢子,我们进行了子实体、菌根苗菌根的分子研究。首次比较了试验地所产子实体与红汁乳菇-马尾松菌根苗培养钵内的菌根的ITS序列。同时,用RAPD法分析了取自于试验地内的10个红汁乳菇子实体。结果表明,10个子实体中的9个与起始菌种CX1相比具有75%~96%的相似性。其余一个及作为外群取自于340km外的广西融水的子实体与起始菌种分别具有61%和37%的相似性。我们认为,上述9个子实体与起始菌种的相关性比外群和第10个子实体更为紧密。推测认为起始菌株及其子代菌丝形成了上述9个子实体,而其余一个子实体可能来源于周边森林侵入的孢子。  相似文献   
4.
新西兰菌根性食用菌研究开发现状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西兰已将黑孢块菌、松乳菇、松露等等菌根性食用菌研究开发确立为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其发展的现状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扼要介绍我国相关研究情况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这一新型产业的意义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控制丘陵农林复式分布区的水土流失,增加农民收入,在37块样地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数量化理论(Ⅰ)量化因子指标,通过模糊聚类,将试验示范区分成5个立地类型,采用综合数值分析法和相对系数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排序,再根据每个立地类的生态环境特点和树、草种特性,分类型组配置农林复合模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湘中丘陵黄塘小集水区水土流失现状的实地考察,分析了导致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及其危害的原因,提出了适合湘中丘陵防护林布局的总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用形态分类和ITS序列分析法对湖南桂东黄菌进行了鉴定,用基于Bayians理论和Markov chain Monte Carl(MCMC)算法的MrBayes3.1.2软件,将桂东黄菌与Genbank中牛肝菌科40个物种85个ITS序列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以欧洲缘盖牛肝菌(Boletus appendicul...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