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3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食用菌栽培中,给菌丝体以种种刺激,会加快其生长分化,缩短栽培周期,并能增加产量.一、机械刺级(一)惊菌这是一种古老的刺激方法,早在王桢的《农书》中就有介绍.即对已长满菌丝的培养料进行挤压、敲击和震动(注意不要留痕过多及把培养基弄破),能给营养菌丝以大的刺激,使菌丝受到振动增加生化反应机会.同时振动可提高或钝化某些酶与激素的活性,从而促进子实体大量迅速分化.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段木栽培的菇、耳类,对平菇等代料栽培的效果也较好.据试验,佛罗里达平菇采用振动出菇,生产周期5个多月生物效率达121%;而采用一般管理的,生产周期要6个多月,生物效率仅104%.  相似文献   
2.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是我国主要食用菌之一,长期以来都是采用段木栽培,成本高,生产周期长(3年左右)单产低,每100公斤木材只产干耳1.5公斤左右时间,经济效益不高。且目前耳林资源不足,使黑木耳生产发展受到限制。近年来,改用木屑、棉籽壳、稻草、玉米芯、甘蔗渣等代料栽培,为广泛发展黑木耳生产开避了新的途径。代料栽培从接种到出菇只需2个月左右,生产周期只4个月左右,比传统栽培缩短很多,一年可进行春、秋两季种植。每100  相似文献   
3.
平菇采收期管理的好坏,同样影响到产质量。现将采收期的管理技术作一介绍,供同行参考。(一)适时采收。当菌盖颜色由深变浅,下凹部有白色茸状物,菌盖边缘开始上卷,孢子尚未大量散发,即达七、八成熟时为采收适期。在采收之前,应喷一次细水,以保持菌盖新鲜。  相似文献   
4.
小麦穗发芽抗性及其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采用种子发芽法和室内穗上发芽法,分析比较了不同异源细胞质对普通小麦及杂种F_1的穗发芽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细胞质对穗发芽抗性表现出不同的遗传效应,在小麦抗穗发芽育种及杂种优势利用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水稻温敏叶绿素突变体叶片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瑞锋  丁毅  余金洪 《作物学报》2001,27(6):875-879
采用经改进的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了水稻温敏叶绿素突变体武金4B和1103S"斑马叶”性状表达过程中叶片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该性状表达期,叶片蛋白质含量下降,特别是RubisCO大、小亚基含量明显减少;在叶片的失绿部分蛋白P1(MW56kD,pI6.7)发生特异缺失;在叶片的绿色部分该蛋白明显表达.复绿后,P1蛋白正常表达.在对照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