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国际上颁发了举世闻明的诺贝尔医学奖金,奖金获得者为丹麦的尼尔斯·耶恩、西德的乔治·克勒和阿根廷出生的英国公民塞扎·米尔斯坦,耶恩创立了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学理论(这种理论是当今生物医学中划时代的进展),克勒和米尔斯坦则把这项理论广泛地应用到医学研究、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他们应用了细胞杂交技术,使小鼠骨髓瘤细胞与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两种细胞进行杂交融合,产生了承袭  相似文献   
2.
2只周岁羔羊由严重的非化脓性脑膜脑炎引起前肢进行性软弱。整个脑干散布着在形态上类似原虫裂殖体的许多虫体团簇。在2只绵羊的脑组织中也可观察到成龄的肉孢子虫,另一只在冈上肌也有大量发现。本文讨论了临床征候、神经病理学现象以及大量肉孢子虫侵入肌肉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虎花香药酒是民间验方,原是一个治疗毒蛇咬伤的方剂,由于具有消炎、消肿和镇痛的功能,我们用以治疗感染化脓创、炎性肿胀和脓肿(或疖肿)等常见外科病,其效果令人相  相似文献   
4.
伊氏锥虫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对家畜(马、牛、骆驼等)较为常见而多发的血液寄生虫病。本病发生后如不及时给予合理防治,常引起地方性流行。马骡在缺乏治疗的情况下,死亡率可达100%。在我军对越进行自卫反击战后,南方数省的军马中均有此  相似文献   
5.
在1980年筛选出苦楝树二层皮注射液可治疗实验动物白鼠的伊氏锥虫病以后,进而应用广西医药研究所从苦楝树二层皮中提取出的苦楝素,对10例马骡人工感染伊氏锥虫病进行了治疗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虎花香药酒是从民间收集的一种治疗血液毒蛇咬伤的验方。由于其具有消炎、消肿和镇痛的功能,所以我们曾试用于几种常见外科病(如感染化脓创、炎性肿胀和脓肿)的治疗,经疗效观察,效果十分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用热灭活的胎牛血清(FCS)包被过夜的FCS平皿培养基内培养45分钟,冲洗除去未粘着的细胞之后,以亚毒性浓度的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作短时间的孵育,以分离粘着的细胞。用这种方法能够常规地获得回收所有腹腔巨噬细胞的90%,并保持全部细胞活力。  相似文献   
8.
在酶的免疫测定(EIA)系统中曾使用过各种各样的酶类,最为普遍的只有2种,即碱性磷酸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后一种酶比前一种酶便宜得多,并且容易与抗体结合,其底物的种类也很多。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在催化H_2O_2还原的同时,可使另一种底物发生氧化,并呈现可按光度检测的显色反应。Bullock和Wall(1977)曾评价HRP的3种底物,即5-氨基-水扬酶(5—AS)、邻-联茴香胺和3-氨基-9-乙基咔唑(AEC),并且选定5-AS的性能最佳,因  相似文献   
9.
军马呕吐症很少见。我所开诊甘余年,仅见一例,现介绍如下。 病马9岁,三个月前,发现该马精神欠佳,食欲减少,后逐渐发生呕吐。经临床及血液学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只见有经常性呕吐,尤以采食时更为明显。常在口、鼻周围附有泡沫状粘液呕吐物(含草料等食物)。有时出现食道梗塞的某些症状,但触诊食道未发现任何异常变化。后按“食道痉挛”行对症治疗。由于未找到真正的病因,该马仍  相似文献   
10.
青年山羊在用5000个泡状带绦虫卵感染后,血清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SGOT)、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SGPT)和血清氨基甲酰鸟氨酸转移酶(SOCT)有显著增加,并且保持高于对照群的水平,直到实验的结束。这种酶水平的增长主要是由于细颈囊尾蚴在内脏器官中移行时引起组织损伤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