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柑桔溃疡病是柑桔的危险性病害之一,是国际、国内植物检疫对象。柑桔植株受害后,叶片、果实易早落,树势衰弱,减少产量和影响果品价值。苗木和幼树受害叶片脱落,生长受阻,严重时叶片落光,枝干枯死。它对柑桔生产和果品内销外贸影响很大。柑桔溃疡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雨水是病原细菌的主要传染途径,植物表面或菌脓中的细菌,虽较难随气流传播,但通过雨露或水滴的飞溅却易于流行,因此,病原细菌的传播距离是比较近的。据日本资料认为,“溃疡病之为雨滴传播只是局限子树冠之内枝干之间传播的那种形式”。  相似文献   
2.
3.
柑桔溃疡病是柑桔的危险性病害之一,柑桔植株受害后,叶片、果实易早落,树势衰弱,减少产量和影响果品价值。苗木和幼树受害叶片脱落、生长受阻,严重时叶片落光,枝干枯死。近年来,柑桔溃疡病已成为发展甜橙生产的一大障碍。笔者通过深入生产单位调查和病害防治实践,认为今后发展甜橙要从培育无病苗做起,防止柑桔溃疡病传入苗圃和果园。当新的果园防疫失败发生病害时,要及时采取以消灭病原为目标的综合措施、控制病害传播进而消灭病害。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择160头体重7.0 kg、(25±1)日龄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种断奶仔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公母各半。按照等能等氨基酸配制饲粮,4个处理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20.50%、19.50%、18.50%和17.50%的饲粮。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1)生长性能,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9.50%、18.50%、17.50%时,随着饲粮中粗蛋白质水平的降低,仔猪日采食量和日增重表现为显著线性降低(P<0.05);仔猪料重比有升高趋势(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20.50%、18.50%时,仔猪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粗蛋白质为19.50%时,小猪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最佳。2)经济效益,小猪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在当时的饲料原料价格行情下,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8.50%组最低(4.40元),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7.50%组最高(4.54元),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9.50%组(4.41元)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8.50%组(4.40元)接近。综上所述,该试验条件下,饲粮粗蛋白质水平19.50%时,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5.
哈姆林甜橙是加工、鲜食兼用的甜橙优良品种。1965年引入我国重庆等地试种,表现适应性广、早结、丰产、稳产、优质,被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列为柑橘良种向全国推广。我县于1986年在本县畔溪建立哈姆林甜橙引种示范基地3.33 hm2,经过近15年的栽培研究,较好地掌握了哈姆林甜橙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干料和湿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80头(28±1)日龄、体重5.5 kg左右的健康三元杂种断奶仔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公母各半)。2个处理组分别饲喂干料(颗粒料)和湿料(颗粒料加水制作而成),试验期为14 d。试验结果显示:1)生长性能:①湿料饲喂诱食性优于干料饲喂。②湿料组与干料组在生长性能方面(日增重、料重比、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湿料组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方面有明显改善趋势。2)综合经济效益:湿料组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4.67元,干料组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4.99元,湿料组综合经济效益较好。该试验条件下,断奶仔猪使用湿料方式饲喂具有较好的诱食效果,并改善了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且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研究气候与柑桔生理落果的关系,对指导柑桔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八十年代,福建省温州蜜柑产区同我国长江流域柑桔产区一样,曾经出现过三次(83、85、88年)因花期、生理落果期出现高温而引起的“异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喂模式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150头体重42.0 kg左右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种肉猪,按体重随机将其分为3组,即自由采食组、限制饲喂10%组、限制饲喂1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公母各半,试验期85 d。试验结果表明:生产性能方面,1)不同饲喂模式下,肥育猪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自由采食组(891.50 g)显著高于限制饲喂10%组(858.50 g)和限制饲喂15%组(821.75 g);2)不同饲喂模式下,自由采食组料重比(2.79)显著高于限制饲喂10%组(2.61)和限制饲喂15%组(2.58);3)不同饲喂模式下,肥育猪背膘厚和腹围指标,限制饲喂15%组均有降低趋势,且低于自由采食组和限制饲喂10%组。经济效益方面,在当时饲料原料价格和猪价行情下,肥育猪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自由采食组最高(6.22元),限制饲喂15%组最低(5.75元),且限制饲喂15%组与限制饲喂10%组接近。单头获利:限制饲喂10%组最高,限制饲喂15%组最低。综上所述,该试验条件下:1)42~110 kg肥育猪阶段采用限制饲喂模式(限制饲喂10%组和限制饲喂15%组)可显著降低料重比和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但上市体重受一定影响,限制饲喂10%组头均盈利最高;2)在自由采食基础上限制饲喂15%组可较好地改善肥育猪"吊肚"和肥膘现象。  相似文献   
9.
国内尚未见小滑材小蠹(XylosandruscompactusEichhoff)为害板栗的报道。1997年春,福建省沙县板栗试验场20hm2的2年生板栗树开始抽梢展绿,可还有几百株树迟迟不见萌芽现绿。笔者现场检查发现,这些树多已枯死,稍微用力一推,在离地面10~30cm处的主干即断裂,断裂处均是交错蛀空的虫道、虫室,虫室中有一种甲虫及其幼虫、卵和蛹。把主干纵向剖开也有众多的虫道、虫室和甲虫的成虫、幼虫、卵、蛹。笔者随即对已萌发抽梢的板栗树进行调查,发现许多树的主干上有数量不等的虫孔,受害率高达776%。该虫的危害特点:成虫…  相似文献   
10.
1996年从日本和韩国引进森早生等 8个栗品种 ,共计 70 0 0余株苗木 ,在福建省沙县建立引种园2 0hm2 (30 0余亩 )。现将 8个栗品种在沙县的农艺性状表现报道如下。1 引种概况   1996年 3月从日本引进森早生、丹泽、国见、有摩、石、筑波和银寄等 7个日本栗品种 ;从韩国引进 1个品种 ,名称不详 ,暂称为“韩国栗”。引进嫁接苗 ,砧木为日本茅栗。通过口岸检疫 ,并集中隔离假植 ,继续跟踪观察检疫一年 ,未发现检疫性病虫害 ,于 1997年 5月定植于沙县境内的引种园。引种园海拔 180m ,位于东经 117°4 8′ ,北纬 2 6°4 0′ ,年均温19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