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马赫  魏岩  穆晨 《草业学报》2018,27(3):126-134
野榆钱菠菜是新疆重要的荒漠野生牧草资源,具有褐色(非休眠类型)、黑色大、黑色小(休眠类型)3种异型种子。以种子异型性植物野榆钱菠菜为材料,对3种异型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培育,对比观察研究3种异型种子的萌发物候及幼苗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1) 异型种子萌发物候不同步,萌发策略不同,褐色种子集中萌发,出苗率为74.30%,萌发期为3 d;两种黑色种子萌发期长,分散萌发,出苗率分别为6.58%(黑色大种子)和1.55%(黑色小种子),萌发期分别为21和17 d。2) 异型种子子叶存留时间长,但存留时间有差异,种子越小子叶存留时间越短。3) 褐色种子幼苗在初期其子叶长宽、根长、地上地下生物量均显著大于黑色种子幼苗,但随着幼苗的生长,3种异型种子幼苗在这些指标方面的差异逐渐缩小。4) 异型种子幼苗具有不同的生物量分配策略,褐色种子幼苗主要将养分输送到地上部分,两种黑色种子幼苗主要将养分输送到地下部分,这种不同的生物量分配策略能够使种子异型性植物在面对荒漠异质环境时具有不同的应对方式,是种子异型性植物能够长期适应荒漠异质环境的重要生态适应机制。研究结果为揭示种子异型性植物长期适应荒漠异质环境提供新的科学依据,也为“两头下注”对策理论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钠猪毛菜种子异型性及其萌发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梦茹  魏岩 《草业学报》2019,28(3):85-92
钠猪毛菜在我国仅分布在新疆,具有很强的抗干旱和抗盐碱能力。研究钠猪毛菜不同类型种子形态及其萌发特性,结果表明,钠猪毛菜产生3种类型的种子,其形态特征、萌发特性均有显著差异。A型种子绿色,圆形,着生方式为横生,直径为(1.294±0.089) mm,百粒重(90.71±0.42) mg,花被背部有翅状附属物;B型种子红色,圆形,着生方式为直立,直径为(1.166±0.069) mm,百粒重(85.52±0.49) mg,花被背部有短/无翅状附属物;C型种子黄色,圆形,着生方式为直立,直径为(1.044±0.062) mm,百粒重(83.84±0.31) mg,花被背部无翅状附属物。A型种子在5 ℃/15 ℃、10 ℃/20 ℃、 15 ℃/25 ℃、 20 ℃/30 ℃、 25 ℃/35 ℃(光/暗=12 h/12 h)变温条件下萌发率均>92%,B型种子在5种变温条件下萌发率<60%,为非深度生理休眠,低温层积2周后可打破休眠;C型种子在5种变温条件下萌发率<5.3%,为深度生理休眠,划破种皮可打破休眠。浓度低于0.2 mol·L-1的NaCl溶液对A型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大,但从0.8 mol·L-1起,萌发率随着浓度增高而降低,直至为零,将在0.05~4.00 mol·L-1NaCl溶液中处理的A型种子转移至蒸馏水后,仍有一定的恢复萌发率。苞片延缓A型种子吸胀,影响种子的最终萌发率,去除苞片可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率。通过研究钠猪毛菜种子异型性及其萌发行为,为揭示其生态适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新疆荒漠地区生态建设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山茶(CameliajaponicaL.)有着重要观赏价值。用品种间杂交育种其茶花粉生活时间很短,因此在控制授粉前进行花粉生命力测定是十分必要的。1试材和方法1.1试材山茶花粉;蔗糖;硼酸。1.2方法1.2.1培养条件花粉培养采用不同浓度蔗糖和硼酸为...  相似文献   
4.
白梭梭开花及风媒传粉特点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白梭梭的花期物候、开花式样、风媒传粉特点进行了观察,对柱头可授性、花粉一胚珠比(P/O)做了检测。白梭梭的花部特征有许多适应风媒传粉的特点:花小、无花冠、具光滑的花粉外壁、指状的柱头突起、较高的花粉一胚珠比。重力玻片法检测结果表明,白梭梭风媒传粉发生在晴朗、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高的4月中下旬;花期持续时间约14d,传粉盛期集中在前3d,花粉短距离传粉效率较低;对荒漠突发不良环境的适应,白梭梭具有爆发性的开花传粉机制。  相似文献   
5.
蔡丹红  李陈建  魏岩 《草地学报》2016,24(2):384-388
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是一种抗旱、耐盐、耐瘠薄的温带旱生半灌木,为旱生优良牧草。通过研究温度、贮藏时间、苞片及盐分对驼绒藜种子萌发的影响,旨在揭示其萌发行为及其适应机制。结果表明:驼绒藜种子在高温周期(25/35℃和20/30℃)萌发速度快、萌发率高;低温周期(5/15℃和10/20℃)的种子则成持续性萌发。驼绒藜种子具有后熟作用,种子在室温下干藏10个月仍具高的萌发率。苞片影响种子的最终萌发率,去除苞片可以明显促进种子的萌发。浓度低于0.6 mol·L-1的NaCl溶液对种子的萌发率无显著影响;但从0.6 mol·L-1起随着浓度增高,萌发率逐渐降低,直至为零;盐处理后,大部分种子失去活力。  相似文献   
6.
白梭梭ISSR-PCR实验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白梭梭ISSR实验中的各种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设计L16(4^5)对PCR反应中5个因素(Taq酶,Mg^2+,模板DNA,dNTP和引物)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在初步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因素内比较进一步优化各因素在ISSR-PCR反应中的浓度;设置了不同的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建立了白梭梭ISSR的最佳反应体系,为进一步进行白梭梭种群间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魏岩  毛忠德 《畜禽业》2009,(7):85-86
<正>母猪产后低钙性瘫痪,又称产后麻痹或风瘫,多见于产后数小时至2~5d内,是由于母猪吸收的钙量不足供给机体怀孕与泌乳的需要,使血清钙含  相似文献   
8.
以生长在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荒漠干旱胁迫下的梭梭属植物为研究对象,结合地下水位变化及高温持续天数,定期测定生长季内梭梭属植物同化枝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初期(4,5月),梭梭属植物同化枝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明显增加,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和持续高温时间的延长(6-8月),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继续增高,在生长季末期(9,10月)胁迫减弱时又缓慢降低;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6-8月随着持续高温时间的延长和胁迫强度的增加,其活性急剧下降直至为0。在整个生长季内,梭梭和白梭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对高温干旱反应敏感;白梭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于梭梭,表明梭梭抗旱性比白梭梭强。  相似文献   
9.
小蓬的开花生物学及果实形态发育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旱生植物小蓬[Nanophyton erinaceum (Pall) Bge.]的开花生物学特征及果实形态发育特性,2010-2011年连续对其开花物候、开花动态、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以及果实发育进程进行了观测.小蓬种群夏季开花(6月下旬至8月上旬),花期历时56~58 d,表现为“持续开花模式”.花为单被两性花,开花时,柱头露出2~4 h后花被片打开,花药在柱头外侧上方呈丁字形;花药开裂的方向始终正对柱头;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在时间上吻合;花粉/胚珠比在750~1100,该物种的繁育系统属于兼性异交.开花后子房在夏季高温下发育缓慢,至8月下旬温度降低时子房才开始膨大,果实质量明显增加,至9月末10月初果实(种子)逐渐成熟.宿存花被片和果实的发育节律同步,花被片长宽始终是果实的两倍,对幼果起到一定的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0.
以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图书馆为例,阐述独立学院图书馆迎接评估应该采取的措施,不仅在于明确办馆指导思想、改善办馆条件而且在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和队伍建设等方面,为兄弟馆迎接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