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在养殖过程中,降低饵料系数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在养殖生产中的全过程。降低了饲料成本,可以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国内高压输电线路机器人巡检存在运行环境复杂、传感器信息量大且多样和越障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以极寒条件下500 kV输电线路典型障碍物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利用图像处理技术预处理提取目标特征,机器学习SVM分类决策算法分类,再与结构约束结合从而可以高效准确地识别高压输电线路障碍物,并通过准确性和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准确地识别定位防震锤等障碍物,对我国高压输电线路智能机器人巡检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水产养殖中的鱼病防治是实现高产稳定的根本保证,也是水产养殖成败的关键。渔业养殖中应用鱼药是必不可免的,但鱼药的大量使用也会影响鱼的品质,也会造成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许多渔业专家表示,要保障渔业生产安全,关键是要加强鱼药的科学合理使用。以期应用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鱼类疾病的措施方法。一、水产动物病害药物防治的误区由于近年来水产动物病害日趋严重,渔民为了挽回损失,在药物防治上也出现了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4.
高春辉 《北方牧业》2005,(10):16-16
<正> 某养殖户购入15头仔猪,体重约20千克左右。购入第五天开始发病,死亡4头,又有7头病情严重。据畜主介绍该批猪发病急,死亡快。一、临诊症状病猪初期全身发红,指压褪色,指去复原。后期在其背部、臀部、腹下出现拳头大的菱形、方型疹块,指压不褪色。有的在其胸部、腹下、臀部有拇指大溃烂斑。体温42℃~43℃,高热稽留。精神沉郁、厌食、呼吸急促。眼无分泌物,眼神清亮,有的眼结膜潮红,有的  相似文献   
5.
细菌胞外聚合物:基于土壤生态功能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是微生物分泌到胞外环境的高分子量天然聚合物,其建立了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是决定生物膜物理化学特性的关键组分。EPS是细菌生命的基础,为化学反应发生、养分捕获和抵抗环境胁迫提供了理想的环境。细菌分泌的EPS可以通过自身特性(如黏着性、吸湿性和络合性能等)实现土壤功能增益,如提高团聚体稳定性、增强保水持水能力,以及固持重金属等。本文梳理了细菌EPS的土壤生态功能,即充当细胞保护层、调节土壤生物响应、缓解土壤非生物胁迫和改善土壤整体功能,并探讨了土壤中细菌EPS未来研究的着眼点,以期呼吁更多学者关注细菌EPS及其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1发病情况某养猪户存栏150头猪,其中母猪14头,据畜主反映从1月份以来该猪场有2头母猪相继流产;有1头母猪所产的小猪出现死胎、弱仔;2头母猪所产仔猪于第3天和第7天开始出现嗜睡、昏迷、肌肉震颤等神经症状,死亡率达90%以上。据畜主介绍该猪场从去年冬天以来断奶仔猪经常发生腹  相似文献   
7.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大多以多物种生物膜的形式存在,这种生命形式可以增加微生物对外界环境胁迫的耐受性。在多物种生物膜中,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合作、竞争、信号分子的传递、以及水平基因转移等。研究自然环境中多物种生物膜内部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对于理解自然生物膜的形成和演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可以为多物种生物膜在环境质量提升、微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结了环境中多物种生物膜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室模拟体系下生物膜的构建及其分析检测技术;第二部分论述了天然多物种生物膜内细菌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9.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大多以多物种生物膜的形式存在,这种生命形式可以增加微生物对外界环境胁迫的耐受性。在多物种生物膜中,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合作、竞争、信号分子的传递、以及水平基因转移等。研究自然环境中多物种生物膜内部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对于理解自然生物膜的形成和演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可以为多物种生物膜在环境质量提升、微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结了环境中多物种生物膜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室模拟体系下生物膜的构建及其分析检测技术;第二部分论述了天然多物种生物膜内细菌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