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为了研究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空气环境中大肠杆菌对消毒药的耐药性,本试验利用沉降法采集牛舍空气中的细菌样本,应用常规的微生物检验法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采用试管稀释法稀释消毒剂对致病性强的大肠杆菌进行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从奶牛场空气环境中共分离出30株大肠杆菌,15株具有致病性;血清型鉴定得出O_(78)型7株、O_(101)和O_5型各3株、O_(352)型2株,其中O_(78)型为优势血清型。应用菌毒双杀季铵盐络合碘溶液、癸甲溴铵溶液和聚维酮碘溶液对其进行耐药性试验,数据显示,癸甲溴铵溶液稀释浓度为1:2000时,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1:1500的稀释浓度下5min内可以杀灭;季铵盐络合碘溶液稀释到1:300时才有杀灭作用;聚维酮碘溶液的原液没有杀灭作用。结果表明,此牛场空气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对季铵盐络合碘溶液和聚维酮碘溶液已经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对奶牛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选择白头翁、夏枯草、黄柏、乌梅、鱼腥草等16种中草药煎剂和复方制剂对从病牛分离出的4种主要致病菌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发现,乌梅、黄连、白头翁、诃子、黄芩等的综合效果好,8个复方制剂除复方2和复方3对大肠杆菌无抑菌作用,其余均敏感.为中草药防治奶牛常见病的科学配方筛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选择30头泌乳奶牛,根据胎次相同、泌乳日相似、上胎产奶量相近、健康无病等因素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成2组:试验组(饲料中添加中草药方剂200 g/(d.头),分2次饲喂)和对照组,试验期45 d,探讨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产奶量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中草药方剂的奶牛在试验期间每头牛的日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18.89%(P<0.01),停药后2个月比对照组提高21.42%(P<0.01);对乳糖、乳脂、乳蛋白没有显著影响(P>0.05);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0%、16%(P<0.05);血清钾、钙离子升高27.45%和11.26%(P<0.01);血清总蛋白、球蛋白比试验前升高3.38%和10.26%(P<0.05)。  相似文献   
4.
乳牛舍内环境空气中细菌数量与乳房炎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自然沉降法对规模化泌乳奶牛舍内消毒前后空气细菌含量进行检测,同时对泌乳牛群进行乳房炎调查,对乳房炎奶牛乳汁中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的牛舍不同的培养基其结果均不相同,NA培养基菌落数最高达77.8×103cfu/m3,S.S培养基在多个分布点无细菌生长。牛舍经过消毒后环境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大幅度减少,运动场空气细菌总数明显低于舍内。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与牛舍环境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呈正相关,细菌总数多的牛舍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也高。环境空气中和乳房炎奶牛乳汁中同时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  相似文献   
5.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33头泌乳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该牧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29.33%,乳区阳性率为33.60%。病原菌的总检出率为91.67%,引起隐性乳房炎发生的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占总检出率的37.88%和16.67%。同时对发病率与乳区、年龄、胎次及日均产奶量等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乳区间发病率差异不显著;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随着奶牛年龄的增加而有所上升(P<0.01);不同胎次组间发病率差异显著(P<0.05);日均产奶量20 kg以下的牛群发病率极显著高于日均产奶量20 kg以上的牛群(P<0.01)。  相似文献   
6.
消炎泌乳冲剂对隐性乳房炎奶牛血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体在生命过程中产生自由基是体内代谢氧化还原网络中的重要一环.甚至衰老也与自由基有关.自由基一方面参与免疫调节,以及三磷酸腺苷(ATP)、前列腺素的合成和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等,另一方面,也能引起机体发生癌症、诱发炎症、病理损伤及自身免疫病等.  相似文献   
7.
8.
为开发出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中草药制剂,在不同月份中相同的日期采集本地生长银杏叶,采用中药传统的煎煮法提取其有效成分,对从乳房炎奶牛乳汁中筛选出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银杏叶提取物对链球菌抑菌作用最强,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最大抑菌圈分别是24mm、22mm和20mm,秋季银杏叶...  相似文献   
9.
江苏部分地区奶牛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江苏省奶牛感染球虫的情况,我们对6个规模化奶牛场和3个奶牛小区9个牧场的奶牛球虫感染状况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分别于2008年11月和2009年4月按不同年龄阶段共采集粪样2100份.调查结果显示:9个牧场都有球虫感染,1个奶牛小区牧场的感染率最高达50%,其中11月份调查的感染率为30.10% ,4月份调查的感染率为36.95%,两者没有明显的差异; 从不同年龄阶段奶牛的感染情况来看, 发现感染率最高的2个阶段为1~6月龄和6~12月龄,感染率高达为53.81%和49.52%,感染率最低的年龄阶段为1月龄以内的奶牛,感染率为12.86%;从感染强度来看, 大部分牧场平均OPG低于1000, 占55.56%,只有一个牧场的平均OPG比较高, 为2410;从本次调查结果发现有8种艾美耳球虫(E imeria),分别是牛艾美耳球虫(E.bovis)、邱氏艾美耳球虫(E.zumii)、椭圆艾美耳球虫(E.ellipsoidallis)、阿拉巴艾美尔球虫(E.alabamensis)、亚球形艾美尔球虫(E.subspherica)、怀俄明艾美尔球虫(E.wyomigensis)、柱状艾美尔球虫(E.cylindrica)、奥博艾美尔球虫(E.auburnensis).优势虫种为牛艾美耳球虫、邱氏艾美耳球虫、椭圆艾美耳球虫, 其他5种球虫所占比例较少.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江苏省奶牛感染球虫的情况,笔者对6个规模化奶牛场和3个奶牛小区9个牧场的奶牛球虫感染状况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分别于2008年11月和2009年4月按不同年龄阶段共采集粪样2100份。调查结果显示:9个牧场都有球虫感染,1个奶牛小区牧场的感染率最高达50%,其中11月份调查的感染率为30.10%,4月份调查的感染率为36.95%,两者没有明显的差异;从不同年龄阶段奶牛的感染情况来看,发现感染率最高的2个阶段为1~6月龄和6~12月龄,感染率高达53.81%和49.52%,感染率最低的年龄阶段为1月龄以内的奶牛,感染率为12.86%;从感染强度来看,大部分牧场平均OPG低于1000,占55.56%,只有一个牧场的平均OPG比较高,为2410;从本次调查结果发现9个牧场感染有8种艾美耳球虫(E.imeria),分别是牛艾美耳球虫(E.bovis)、邱氏艾美耳球虫(E.zumii)、椭圆艾美耳球虫(E.ellipsoidallis)、阿拉巴艾美尔球虫(E.alabamensis)、亚球形艾美尔球虫(E.subspherica)、怀俄明艾美尔球虫(E.wyomigensis)、柱状艾美尔球虫(E.cylindrica)、奥博艾美尔球虫(E.auburnensis)。优势虫种为牛艾美耳球虫、邱氏艾美耳球虫、椭圆艾美耳球虫,其他5种球虫所占比例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