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6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
对36只健康放牧绒山羊的瘤胃内环境参数及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瘤胃内环境参数:pH值6.57±0.33,总酸度(33.66±6.18)U,氨氮浓度(3.51±1.10)mg/100mL,活纤毛虫数(38.93±7.54)万/mL,总纤毛虫数(53.00±19.97)万/mL,纤毛虫活率(66.54±12.07)%,细菌以革兰氏阴性为主。瘤胃液中微量元素含量为:磷(5.35±1.39)μg/mL,钾(889.40±224.67)μg/mL,钠(2423.79±495.22)μg/mL,钙(78.34±28.32)μg/mL,镁(34.31±8.44)μg/mL,铜(1.43±0.55)μg/mL,锌(4.81±1.73)μg/mL,钴(0.55±0.16)μg/mL,硒(0.10±0.05)μg/mL。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为:钾(139.91±67.51)μg/mL,钠(3273.75±579.79)μg/mL,钙(45.01±17.28)μg/mL,镁(23.28±8.22)μg/mL,铜(1.42±)μg/mL,锌(5.02±)μg/mL,1.001.84钴(0.51±0.19)μg/mL,硒(0.30±)0.13μg/mL。  相似文献   
2.
将CB-HRP溶液注入环颈雉泄殖腔的一侧壁内,逆行追踪其初级传入神经元及跨节追踪其中枢突在脊髓内的投射.试验结果表明①标记细胞出现于双侧T4~S9脊神经节内和双侧迷走神经结状节内,以注射侧为主.②注射侧标记的初级传入纤维比对侧的粗.  相似文献   
3.
正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由于病原体寄生在动物细胞体内,很多药物不能对细菌产生抑制或杀灭作用,给防治工作增加了较大难度。20世纪90年代前,杭锦旗布病在人、畜间达到了消灭标准,每年对全旗的动物流产胎儿、胎衣以及血清采样检测均为阴性,只是对浩绕柴达木一牧民进行重点监测,连续五年为阴性。这样人们对布病的防控就放松了警惕。20世纪90年代末期,特别是21世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炎的中医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乳房炎是以乳房呈现硬、肿、热,并拒绝挤奶为主要临床特征,伴有或不伴有全身症状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产后奶牛哺乳期间,据有关资料报道,奶牛乳房炎在生产奶牛中发病率占78%以上,严重地制约了奶牛业的发展。过去对乳房炎的治疗,普遍采用抗生素,曾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随之而来的是药物残留问题、病原菌的抗药性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以及人类健康等众多后患无穷的潜在问题。加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纯天然、绿色食品的追求日益强烈,从而中医药便体现出它独有的特色而倍受人们的青睐。乳房炎属中兽医学中的奶肿、奶黄、乳痈、乳疖…  相似文献   
6.
舍饲与放牧条件对绒山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30只舍饲和30只放牧条件下饲养的绒山羊免疫功能指标的检测可知.与舍饲组的绒山羊相比:放牧组绒山羊,血液中T淋巴细胞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中性粒细胞吞噬作用显著提高(P<0.05);淋巴细胞转化指数较高,差异显著(P<0.05);血液中CD4 分子含量较高(P<0.05),CD8 分子含量没有显著差异,CD4 /CD8 比值有极显著提高(P<0.01);E-C3bRR花环率和E-ICR花环率都有显著差异(P<0.05);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嗜碱性粒细胞数和单核细胞数均差异显著(P<0.05),而杆状核和分叶核嗜中性白细胞数差异均极显著(P<0.01);除白蛋白差异不显著外,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均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显著提高(P<0.05).结果表明,放牧条件下饲养的绒山羊机体的免疫能力强于舍饲条件下的绒山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