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明确昭通市苹果园桔小实蝇成虫田间种群动态,采用Steiner诱捕器内添加甲基丁香酚引诱剂的方法,2020—2022年在昭通市昭阳区守望乡、永丰镇、苏家院镇苹果园中对桔小实蝇发生数量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在昭阳区苹果园内,桔小实蝇呈季节性发生,当年12月中旬至翌年4月未诱捕到成虫,5—7月种群处于较低水平,8—9月种群数量大幅上升并达到最高峰,10月后种群数量迅速下降,直至12月上旬种群数量降为0。8—9月是昭阳区苹果园桔小实蝇的主要发生期,也是桔小实蝇防控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通过分析各采摘期果实品质及各项理化指标对“糖心”形成的影响,进而指导果农在生产上依据现销与贮藏来调整果实的采收时间,以降低“糖心”对于贮藏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昭通市洒渔、小龙洞及鲁甸三个地区的不套袋‘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从9月21日至11月24日每7天采样一次,对不同采收期‘富士’苹果“糖心”果率、成熟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及可滴定酸等指标测定分析。【结果】昭通不套袋‘富士’苹果从9月底陆续开始形成“糖心”,“糖心”果率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升高而上升,且各项理化指标的变化对“糖心”形成有一定的影响。9月下旬到10月下旬“糖心”果率较低,糖酸比平均在25-45之间,硬度平均在9kg/cm2以上,果实酸甜适宜,耐贮藏;10 月下旬到 11 月中下旬“糖心”果率较高平均达60%以上,糖酸比平均在40-55之间,果实风味甜爽浓郁;11月下旬以后“糖心”果率有所降低,糖酸比平均在60以上,硬度平均低于8kg/cm2,果实甜味过高且不耐贮藏。【结论】9月下旬到10月初为昭通‘富士’苹果用于贮藏果实的最佳采收期,10月初到10月下旬为昭通‘富士’苹鲜果销售的最佳采摘期。10 月下旬到 11 月中下旬为昭通“糖心”苹果的最佳采摘期。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昭通市苹果园桔小实蝇成虫田间种群动态,采用Steiner诱捕器内添加甲基丁香酚引诱剂的方法,于2020-2022年在昭通市昭阳区守望乡、永丰镇、苏家院镇苹果园对桔小实蝇的发生数量进行了连续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桔小实蝇在昭阳区苹果园呈季节性发生,当年12月中旬至翌年4月份果园内未诱到桔小实蝇,5月-7月桔小实蝇种群处于较低水平,8月、9月种群数量逐渐上升达到年增长最高峰(2020、2021、2022年单次最多诱集虫口数量分别达1019头、290头、95头),10月份后种群数量迅速下降,直至12月上旬果园内桔小实蝇数量为0。结果表明:8月和9月是桔小实蝇的主要发生期,也是桔小实蝇防控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适宜云南昭通地区防治苹果黑星病的优良杀菌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进行了6种杀菌剂(组合)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6种杀菌剂(组合)在推荐剂量使用时,对苹果生长发育均无不良影响。且6种药剂对苹果黑星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施药10d后保护效果均在60%以上,其中20%氟唑菌酰羟胺SC和200g/L氟酰羟﹒苯甲唑SC对苹果叶片和果实的保护效果均高于90%,防效显著,生产上可作为首选药剂广泛推广使用。其次是40%苯醚甲环唑SC和40%腈菌唑SC对苹果黑星病的防治效果较理想,对苹果叶片和果实的防治效果在80%以上,可作为防治苹果黑星病的有效药剂与首选药剂交替喷施。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葡萄叶可培养内生真菌菌群的多样性,分别对采集于云南省丘北县的云南太阳魂葡萄酒庄资源圃内的9个葡萄品种不同类型叶片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对分离的内生真菌采用ITS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方法进行分类鉴定。共分离到可培养内生真菌1067株。经鉴定归属为90种28个属。其中Colletotrichum和Alternaria为优势属,优势度分别为39.08%和25.21%。不同品种葡萄可培养内生真菌分离率为0.56~1.13,多样性指数为1.32~2.39,而健康植株成熟叶的内生真菌分离率和多样性指数基本上都高于其幼嫩叶片和发病植株的成熟叶片的。对不同品种葡萄的内生真菌的分离率、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葡萄叶片内生真菌菌群丰富具有一定的宿主专一性,但多样性总体偏低。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酿酒葡萄‘赤霞珠’叶片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本文采用贴片法对采自4个不同生境的 ‘赤霞珠’叶片可培养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的内生真菌进行鉴定。结果从采自四个生境的600个‘赤霞珠’叶片中共分离到内生真菌583株,归属于42个种22个属,其中链格孢属和黑孢属为优势属。德钦和石河子两地内生真菌分离率比较高, 大于1。而丘北的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较其他生境高,为2.20。三种叶片中嫩叶的内生真菌的分离率和多样性指数明显低于成熟叶和老叶的。对不同生境‘赤霞珠’叶片的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及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酿酒葡萄‘赤霞珠’叶片内生真菌菌群丰富存在一定的宿主专一性, 但多样性偏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采摘时期富士糖心苹果在普通冷藏和气调贮藏过程中的果实糖心的变化规律,为云南昭通富士糖心苹果的采收和贮藏提供依据。【方法】以昭通市鲁甸县的不套袋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将不同采摘时期的富士苹果贮藏在普通冷藏和气调贮藏两种条件下,每隔20天调查果实的糖心果率、糖心指数的变化及果实褐变情况。【结果】随着采收期的延长,果实成熟度的升高,果实糖心果率和糖心指数都逐步明显上升;三个不同采摘时期红富士糖心苹果在普通冷藏和气调贮藏过程中糖心症状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有逐步消失的趋势,且完全消失的时间随着采收期的延长而增加;糖心症状的消失速率与贮藏方式密切相关,同时采收的果实在普通冷藏状态下比气调状态下糖心症状消失要早40-60天,且气调贮藏在贮藏后期比普通冷藏果实发生褐变的风险要高。【结论】昭通糖心苹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糖心症状将逐渐消失,与文献报道的水心病不易贮藏,易发生褐变腐烂的表现不完全相同,是当地特殊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产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和评价不同产区华硕苹果果实品质,为苹果品质评价、区域适应性研究和优化布局提供学术理论参考。【方法】用F检验和双侧t检验对不同产区间华硕苹果果实品质指标差异显著性分析,用变异系数权重法和TOPSIS法对分类品质性状和综合品质性状进行比较评价。【结果】(1)果面颜色a值、咀嚼性、维生素C含量、总酸含量和糖酸比5项指标不同产区间差异显著。(2)果面要素a值西南产区极显著高于环渤海湾产区,显著高于黄河故道产区;咀嚼性西南产区极显著高于黄土高原产区,显著高于黄河故道产区和环渤海湾产区;维生素C含量西南产区显著高于黄土高原产区和黄河故道产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黄土高原产区显著高于环渤海湾产区;总糖含量西南产区极显著低于黄河故道产区;总酸含量黄河故道产区显著低于环渤海湾产区。(3)西南产区外观品质性状和质地品质性状最优,黄河故道产区营养品质性状最优;综合得分西南产区25.804、黄土高原产区25.662、黄河故道产区25.541、环渤海湾产区20.865。【结论】不同产区华硕品质各有特点,综合评价西南产区最优、黄土高原产区其次、黄河故道产区和环渤海湾产区位列第三和第四,西南产区和黄土高原产...  相似文献   
9.
以昭通市洒渔、小龙洞及鲁甸3个地区的不套袋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从9月21日至11月24日每7天采样1次,对不同采收期富士苹果"糖心"果率、成熟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及可滴定酸等指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昭通不套袋富士苹果从9月底陆续开始形成"糖心","糖心"果率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升高而上升,且各项理化指标的变化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