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8篇
  4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养殖模式对岗巴羊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4.00±1.00)kg的20~30日龄岗巴羊90只,随机分为放牧组(Ⅰ组)、半舍饲组(Ⅱ组)和舍饲组(Ⅲ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Ⅰ组采取放牧养殖模式,Ⅱ组采取白天放牧傍晚补饲养殖模式,Ⅲ组采取舍饲养殖模式。结果表明,(1)试验的24周内,Ⅲ组和Ⅱ组试验羊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的3个阶段,试验Ⅲ组和Ⅱ组体尺增量均大于试验Ⅰ组,除前8周、24周试验Ⅲ组体长增量外,其他体尺增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2)试验Ⅰ组A阶段(1~8周)、B阶段(9~16周)体重增量显著大于C阶段(17~24周)(P<0.05)。试验Ⅰ组A阶段体高和体长增量显著大于B阶段(P<0.05),B阶段体高和体长增量显著大于C阶段(P<0.05)|试验Ⅰ组A阶段胸围和管围增量显著大于B和C阶段(P<0.05)。试验Ⅱ组A阶段体尺增量显著大于B和C阶段(P<0.05)。试验Ⅲ组A阶段体高和体长增量显著大于B阶段(P<0.05),B阶段体高和体长增量显著大于C阶段(P<0.05)|试验Ⅲ组A阶段胸围和管围增量显著大于B和C阶段(P<0.05)。由此可见,舍饲、半舍饲养殖可显著提高岗巴羊生长性能|舍饲、半舍饲养殖在试验的3个阶段岗巴羊增重较为均衡|20~30日龄岗巴羊的骨骼系统发育很有规律性,总体前快后慢,体尺增量曲线出现捺笔画“”型曲线。 [关键词]养殖模式|岗巴羊|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养殖模式对霍尔巴羊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11.00±3.00)kg的3月龄霍尔巴羊60只,随机分为放牧组和舍饲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放牧组采取放牧养殖模式,舍饲组采取舍饲养殖模式。结果表明,试验的21周内,舍饲组试验羊体重、体尺(体长、体高、胸围、管围)增量均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生长发育指标阶段性增量数据显示,放牧组3个阶段体重增量差异显著(P<0.05,Ⅰ阶段>Ⅱ阶段>Ⅲ阶段)。放牧组Ⅰ阶段体高、体长增量显著大于Ⅱ阶段(P<0.05),胸围增量显著小于Ⅱ阶段(P<0.05),管围增量显著小于Ⅲ阶段(P<0.05)。Ⅱ阶段胸围增量显著大于Ⅲ阶段(P<0.05),其他体尺增量显著小于Ⅲ阶段(P<0.05)。舍饲组Ⅰ阶段体高、体长和管围增量显著大于Ⅱ阶段、Ⅲ阶段(P<0.05),胸围增量显著大于Ⅱ阶段(P<0.05),显著小于Ⅲ阶段(P<0.05),Ⅱ阶段体高、胸围增量显著大于Ⅲ阶段(P<0.05)。由此可见,舍饲养殖显著提高霍尔巴羊生长性能|舍饲养殖霍尔巴羊Ⅲ阶段增重较快|霍尔巴羊生长发育有一定规律,出现不对称“V”字型曲线,即Ⅰ阶段>Ⅲ阶段>Ⅱ阶段。 [关键词]养殖模式|霍尔巴羊|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沙棘在藏医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嘉曲顿珠 《沙棘》1996,9(1):35-37
1 藏医经典著作概述据考古学者报道,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发现新石器时代的不少石具与医学有关。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逐步产生了医学。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藏医学从无到有,从萌芽状态逐步走向完善。公元8世纪上半叶,藏医古典医著《无畏的武器》、《月王药诊》问世。公元8世纪下半叶,蜚声中外的著名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问世。它的问世标志着古老的藏医已走向成熟,藏医以崭新的面貌开始屹立于世界民族医学之林。此后又有不少名家学者著书立说注释《四部医典》。后来藏医名著《兰琉璃》、《祖先口述》问世,公元1727年与中医《本草纲目》相媲美的藏医本草《晶珠本草》问世,此书载药物2292余种,藏医书籍前后共刊行1000余册。近年各地不断整理出版藏医古典医著十余部。西藏藏医历算研究所所长、班禅大师的御医嘎玛群培,近年著成《甘露本草明镜》一书,已出版发行,此书汇集藏医药物698种,是一部较高层次的藏药学医著,深受藏学界的称赞。  相似文献   
4.
藏北高寒植被地上生物量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样带法研究藏北高寒植被地上生物量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对高寒植被地上生物量和7个土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寒草原到高寒荒漠植被,群落组成逐渐趋于简单化.土壤环境因子影响高寒植被地上生物量,0~10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有效氮、全磷和速效磷与高寒植被地上生物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10~20cm土层的土壤总有机碳和全磷与高寒植被地上生物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20~30cm土层的土壤各环境因子与高寒植被地上生物量的关系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猴子山宜林地分小班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评价宜林地土壤质量,并结合当地水热条件,为该地区植树造林树种选择和造林技术方案及土壤改良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西藏北部不同草地类型土壤碳、氮、磷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西藏北部不同草地类型间土壤碳氮磷含量的分布规律和各养分间相互关系,为草地生态保护和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S形土壤取样法对西藏北部不同草地类型的土壤样品进行采集,利用试验测定土壤的碳氮磷含量,基于SPSS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山脊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草甸和山腰高寒草甸有机碳含量主要受海拔高度的影响,有机碳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土层深度加大而降低;有机碳与全氮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68(p0.01),不同草地类型间全氮含量趋势与有机质趋势相同;除高寒沼泽草甸,其他草地类型的有效氮与全氮分布规律相同,有效氮含量和全氮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39(p0.05)。速效磷受全磷含量影响显著,速效磷与全磷的相关系数为0.442,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全磷含量受放牧影响,但放牧对速效养分的影响更加明显。[结论]西藏北部不同草地类型土壤碳、氮、磷的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草地退化与放牧强度具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7.
8.
<正>西藏自治区康马县2 0 1 5年以来,树立"立草为业、饲草先行"的理念,解决群众就近就便就业难题,带领农牧民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涅如堆乡和涅如麦乡贫瘠的荒地上,垦荒2000多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进行人工草地建设,以期踏上以草肥畜、以畜促草、草畜并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但提高草地单位面积产量是解决饲草供应和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然而,康马县饲草生产过程中,在品种选择、地块选择、灌溉、种植管理措施等诸多方面缺乏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2018年全县人工草地平均产量  相似文献   
9.
1 试验材料 1.1 药品 长效阿力佳注射液(阿维菌素注射液),北京国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5 mL:1.25 g.京兽药字(2002)X053278  相似文献   
10.
白粉病是青稞生产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会造成产量严重下降。本实验室前期筛选到一个白粉菌诱导后上调表达的NF-YB转录因子HVUL0H33228.2。为了进一步明确该基因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构建了青稞受白粉菌诱导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以HVUL0H33228.2为诱饵进行酵母双杂交筛选。结果表明:所获得的cDNA文库滴度为5.6×108CFU/mL,插入片段长500~2 000 bp,重组率为94%,符合酵母双杂文库质量要求。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在该文库中筛选到6个与HVUL0H33228.2相互作用的蛋白,分别为铁氧还蛋白-NADP+氧化还原酶、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叶绿素a/b结合蛋白2和6、光合系统Ⅱ反应中心蛋白CP43和醛缩酶型TIM桶家族蛋白。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HVUL0H33228.2应答白粉菌侵染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