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发展绿肥,首先要使各地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农作制度下,都有最适宜的绿肥使用,以便得到绿肥最高的产量和最好的利用效果。几年来我们已具有不少试验和试种成功的事例,可为进一步发展绿肥的依据,现就所见的材料作初步整理,以供各地发展和引种绿肥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观察的方法及经过与试品种为70201中熟品系.1978年5月23日播种,行距1.5尺,株距7寸左右.5月29日出苗,每亩留苗6000株,选定5株为观察材料.现蕾分四期记载:幼蕾发育饱满,比小麦粒稍大,花萼完全包裹花瓣为第一期;蕾发育完全,蕾前端发育已成弯形,蕾长约2厘米左右,花萼仍完全包裹花瓣为第二期;蕾色黄绿、花萼开始纵裂为二片,从张开的裂缝中看到花瓣为第三期;花萼纵裂3—4片,花瓣伸出花萼2毫米以上为第四期.当花萼裂为5片并展开,旗瓣上翘,翼瓣左右平展为开  相似文献   
3.
一、肥源情况概述 增加农田肥料投入是提高单产的一项有效措施。本省自70年代末期以来,由于以往大量施用有机肥所形成的土壤肥力,加上大量使用化肥,对增加产量起了重大作用。但进入80年代以后,有机肥用量逐步减少,造成有机肥与无机肥比例失调。按江苏省综合农业区划报告资料计算,全省1976年每亩耕地的投氮量约9.46公斤,有机无机氮之比约为5.7:4.3;1984年每亩总投氮量达16.7公斤,其中有机肥仅3.7公斤,两肥配比为2.2:7.8。1984年全省消费的氮、磷、钾化肥合标准肥共约600万吨,此后大田化肥用量並无多少增加,而有机肥用量则继续下降。目前出现了建国以来初次投肥降低的局面,许多地方反映土壤肥力下降,影响了粮棉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五十年代绿肥区域适应性试验中,明确光叶苕子具有较好的耐寒、耐瘠、耐盐碱的性能,同时具有分枝多,根系发达,鲜草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在本省冬季气温较低,春秋较干旱的徐淮地区,含盐碱的苏北滨海盐土和花碱土,土质粘重结构差的沤改旱土壤,沿江地区的高沙土以及土质瘦、杂草多或易于淀浆板结的镇扬丘陵地区各种低  相似文献   
5.
一、绿肥品种利用概况江苏省在建国初期仅有绿肥三百余万亩,冬绿肥有紫云英、蚕豌豆和黄花苜蓿,夏绿肥有绿豆和多年生的紫花苜蓿,沙打旺仅有少量种植.到七十年代中期,绿肥面积发展到3040万亩,应用的品种(植物种)达27个.近年来绿肥面积虽下降,但品种工作仍取得较大进展.五十年代初期,通过绿肥品种区域适应性研究,测知一批引进绿肥、牧草的耐寒、耐旱、耐盐碱和耐温等特性,及其在华东地区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的适应性和产量水平,在淮南、淮北及滨海盐土地区,推广了  相似文献   
6.
田菁胶是一种半乳甘露聚糖,80年代已成为我国的一种新型工业材料。它可广泛应用于石油、矿山、造纸、食品等工业部门。田菁胶来源于田菁种子的内胚乳部份,一般约占田菁种子重量的30~40%。因此在工业制胶过程中,约有占种子重量60%以上的种皮、子叶成为田菁制胶下脚料。目前田菁胶下脚料均作为一种有机肥料利用。  相似文献   
7.
紫云英是我省稻田主要冬绿肥作物,由于种子产量低,价格高,影响种植面积.1982年春,我们与六合、昆山县农科所和溧水渔歌、丹阳新桥群益等农科站协作,统一进行紫云英开花结荚习性与留种技术试验.经过与方法定时定点定株对紫云英现蕾、开花、结荚及落蕾、落花、落荚数进行观察记载.南京点为旱地,在早、迟两个播期试区内各于25%、50%植株现蕾时固定10枝进行观察.六合、昆山两点为水田,品种均为晚熟种茜墩78-8-3,以观察同一品种在不同土壤和地区的表现.丹阳点在紫云英高产区,溧水点在留种老区,两处均用当地品种(按初花期前者为晚熟种,后者为早熟种),以了解不同  相似文献   
8.
牛鞭草的栽植和利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相似文献   
9.
我们从70年代起选育推广了6625和大荚箭豌两个箭筈豌豆品种,先后在我国南方农区应用取得成功。前者虽然成熟期早,但耐寒性稍差,鲜草产量也较低;后者产量虽较高,耐寒性亦较好,但成熟期偏迟,易受梅雨影响,种子产量不高。为了克服这些缺点,近年来我们采用引种驯化、有性杂交等多种方法,选育成功了一批新品系,本文介绍新品系80-142的选育经过及其推广应用效果。 一、选育经过及应用效果 1980年我们从澳大利亚引入巢菜属品种  相似文献   
10.
扁穗牛鞭草的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省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这对于某些引进的多年生牧草生长不利,存在着原产温带的越夏率低,而原产热带的则不能越冬等问题,从而影响产量和实际应用。我们在草类资源的研究中,发现扁穗牛鞭草在南京地区有夏秋生长旺盛,又能越冬的优点,可在本省沿江及以南地区栽培应用。 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为禾本科牛鞭草属植物,多年生。稀生时,茎秆横卧地面,茎节着地生根,密生时茎秆斜上,草层自然高度1米左右。在南京越冬苗于7月抽穗开花,在6~7月扦插的株木或刈割后的再生草,在当年8~10月也能抽穗开花,但均不见结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