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88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67篇
  65篇
综合类   270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182篇
园艺   74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探究高寒草甸天然草地补播乡土物种对草地群落稳定性的影响,本试验以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异针茅(Stipa aliena)、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溚草(Koeleria cristata)、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扁蓿豆(Melissitus rutenica)、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为试验材料,设置5种混播组合,于2017年在青海省贵南县天然草地上进行补播。试验采用方差比率法(Variance ratio,VR)、M.Godron贡献定率法(Contribution law)以及生物量稳定性分析方法,结果表明:5种组合补播后使得群落联结性降低、生物量稳定性增大,群落整体稳定性增强,正向着稳定方向发展;5种组合中,组合D (扁蓿豆+星星草+垂穗披碱草+异针茅+溚草)的生物量稳定性最大,是对草地恢复最有效的物种组合。本试验筛选出了对草地生态修复最有效的物种组合,为草地保护及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fad基因在胡麻蒴果发育过程中对不饱和脂肪酸的调控,对高、中、低三个不同亚麻酸(C18:3)含量的胡麻品种(’CDC Gold’,‘内亚7号’,’Linola’)进行了不同时期的品质测定,以及脂肪酸去饱和酶2a基因(fad2a)、脂肪酸去饱和酶2b基因(fad2b)、脂肪酸去饱和酶2c基因(fad2c)、脂肪酸去饱和酶3a基因(fad3a)、脂肪酸去饱和酶3b基因(fad3b)的qRT-PCR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蒴果成熟,可溶性糖含量呈降低趋势,粗脂肪与粗蛋白不断积累,且差异显著(p<0.05)。fad2a基因、fad3a基因以及fad3b基因在各个时期中的表达符合正态分布。以0 d的蒴果为对照,在胡麻种子形成过程中,‘内亚7号’的三个基因在5 d和15 d的表达量迅速增加,到30 d时急剧减少,15 d的fad2a基因表达量为5.23倍,fad3a基因表达量是fad2a基因表达量的14.52倍,fad3b基因的表达量是fad2a基因表达量的16.14倍,表明这三个基因参与不饱和脂肪酸积累过程。在低亚麻酸含量品种‘Linola’30 d中,fad3a基因是fad2a基因表达量的52.71倍,fad3b呈下调趋势;在高亚麻酸含量品种‘CDCGold’30d中,fad3a基因与fad2a基因的表达量均呈下调趋势,fad3b的表达量为3.92倍;在中等亚麻酸含量品种‘内亚7号’中,fad2a基因表达量降低了0.31倍,fad3a基因是fad3b基因表达量的1.87倍。fad2b基因、fad2c基因熔解曲线不稳定,峰值低,可以在后续试验中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3.
通过不同放鸭只数的试验,研究了在中高产田单位面积放鸭的数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和病虫草害发生的关系,分析了产量构成,病虫草害发生的情况,为稻-鸭共生模式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湖南是南方主要林区之一,拥有0.8亿公顷的森林面积。解放以来,由于营造人工纯林较多,森林病虫危害逐年加重。进入80年代以来,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累计达470万公顷,每年平均在34万公顷,影响林木生长量700多万立方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达14亿元,病虫害已成为林业工作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为了扭转森林病虫危害严重的局面,近两年,湖南省林业厅领导把防治工作真正作为一项硬任务来抓,并多次在全省林业局长会议上强调,要求各级领导切实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当作保护和增加森林资源的工作来对待。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我省森防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在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读了不少关于香山的散文,说这里最好看的是秋天的红枫。名家孟超的《枫叶礼赞》是这样写的:“重阳节后,在北京来说,到香山看枫叶,正是很好的时节。”那么,枫叶红则是香山最大的特色了;秋季去香山观光,枫叶满山红遍,胜过“霜叶红于二月花”了。怪不得秋天到北京,人们都吆喝“到香山看红枫去”。  相似文献   
6.
将具有抗保幼激素和抗脱皮甾醇作用的KK-42涂布家蚕三龄幼虫,用结扎头胸间的方法追究对内分泌的影响。若将对照幼虫经过不同时间结扎时,饲养24小时,36小时结扎的没有看到蜕皮迹象;饲养48小时结扎的约半数化蛹;饲养60小时,72小时结扎的幼虫全部蜕皮;结扎涂布KK-42蚕的断头个体与对照相异,既使饲养60小时,72小时  相似文献   
7.
放牧条件下大针茅种群的形态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草原生态系统顶级群落羊草样地(1979年围封)为对照,研究了同一生境下长期放牧后围封2年的新羊草样地的大针茅种群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的变异。结果表明:新羊草样地大针茅植株变矮,丛幅显著减小,营养枝和生殖枝减少,且生殖枝减少更为显著,说明大针茅放牧后个体小型化,有性繁殖降低,新枝条形成时间提前,但也提前结束。此外,其种子长变短,芒柱变短、变细,芒针变弱但长度基本没有变。  相似文献   
8.
许多经销商抱怨现在选择一个好的代理厂家实在太难了,选择大厂家,有些大厂家“店大欺客”,不仅条件苛刻,利润不高,而且时有“违规”行为,经常找一些借口不兑现其承诺;选择小厂家,利润虽然高些,但是风险实在太大,更有甚者,如果经销商碰到一些投机型或骗子型厂家,预付货款如同打了水漂,厂家根本不知去向。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甘肃省生态系统分为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两大类 ,社会经济系统指标体系由社会经济条件和人为环境压力构成 ;自然生态系统由水环境、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和土壤生态系统四个次一级系统组成 ,每个次一级生态系统由各自所属指标体系来系统评定。利用因子分析法、Delphi法和头脑风暴法经过多次综合专家意见最终确定 2 6项指标作为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 (AHP)定量各指标的权重。通过综合评价表明 ,甘南州、陇南地区、张掖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较好 ,甘肃中部广大黄土高原地区次之 ,河西走廊的武威市、金昌市和嘉峪关市环境质量最差。评价结果真实地反映了甘肃省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说明该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 ,能够用于不同地区之间或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环境质量对比与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
牧草生育期是影响牧草产量的重要因素,为了培育出生育期短、高产量的优质牧草新品种,以母本‘永492’和父本‘歇里·努瓦尔’进行种间杂交选育出燕麦饲草新品种‘蒙饲燕2号’。‘蒙饲燕2号’具有较强的抗旱耐盐以及抗倒伏能力。生产试验结果表明,2015—2016年‘蒙饲燕2号’燕麦草的平均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及种子产量分别为32 406.06kg·hm~(-2),10 935.85kg·hm~(-2)和2 364.91kg·hm~(-2),较对照品种分别平均提高了19.49%,19.22%和5.84%。生育期90天,株高135cm,穗长20.4cm;穗粒数65.5个,穗粒重1.25g;千粒重31.0g。在内蒙古及其毗邻省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