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解磷根瘤菌液体培养基类型,浓度及透气条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解磷根瘤菌SL01为供试菌株,采用液体培养研究了培养基类型和浓度以及透气状况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培养基中,最适的液体种子培养基为LB和1/2 LB液体培养基,菌株的繁殖速度不仅与培养基的类型有关,更受到营养条件的限制;培养基接入解磷根瘤菌SL01并充分发酵之后,发酵液的pH值都相当程度的偏离了初始的酸碱度;根瘤菌作为好气菌,YMA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2 h后,透气条件下发酵液内的活菌数达12.2×109cfu/mL,为密闭培养条件下的10.51倍,在解磷根瘤菌的发酵培养中,透气状况应作为重要的环节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2.
灌溉量对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游客苜蓿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灌溉量对苜蓿鲜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 485 m3/hm2灌溉量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变幅最小,土壤平均含水量较高,可以满足苜蓿正常生长发育;不同灌溉处理对苜蓿植株高度产生不同影响,其中2 485 m3/hm2灌溉量处理植株生长最高,达127.82cm。1491 m3/hm2灌溉量处理植株生长高度最低,为105.58 cm。在苜蓿的各生育时期,盛花期刈割可获得较高的鲜草产量,其中,1 988 m3/hm2灌溉量处理的鲜草产量最高,比2485 m3/hm2灌溉量处理增产1.21%,比1 491 m3/hm2灌溉量处理增产24.48%;种子产量随灌水量减少而增加,1491 m3/hm2灌溉量处理的种子千粒质量最大,为2.172 g,种子产量最高,为764.03 kg/hm2,种子发芽率也最高,为85.27%。因此,可根据生产目的不同,调节灌水量,促进苜蓿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3.
2酸度水平下亚铁离子对苜蓿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酸环境和亚铁离子胁迫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幼苗各生理特性指标的影响,寻求酸性土壤中适宜紫花苜蓿生长发育的环境亚铁离子浓度区间,于2007年2月以苜蓿品种W525为试验材料,采用砂培的方法研究了酸性(pH=4.5)和弱酸性(pH=6)环境中Fe2+(10 mg/kg、50 mg/kg、100 mg/kg,150 mg/kg和200mg/kg)对苜蓿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铁胁迫共存的环境中,叶绿素含量变化主要由环境酸度引起;根系活力对Fe2+浓度变化更为敏感;而光系统Ⅱ光化学效率(Fv/Fm)和潜在活性(Fv/Fo)、可溶性糖含量和膜透性同时受酸环境和Fe2+浓度的共同影响;酸性环境(pH=4.5)中100 mg/kg的Fe2+含量已达到苜蓿幼苗的耐受极限;弱酸环境(pH=6)下150 mg/kg的Fe2+含量才达到苜蓿幼苗的耐受极限,而50 mg/kg的Fe2+浓度尚能促进的苜蓿生长;10 mg/kg~50 mg/kg的Fe2+含量是苜蓿在两种酸度土壤中共同的最适生长区间,两种酸度环境下该Fe2+浓度范围内的根系活力、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系统Ⅱ潜在活性(Fv/Fo)均显著高于100 mg/kg~200mg/kg的Fe2+处理(P<0.05)。  相似文献   
4.
超干及老化处理对紫花苜蓿种子活力和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陇东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采用室温硅胶干燥法对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超干处理,测定室温贮藏与高温老化处理后不同含水量种子的活力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5.72%含水量的超干处理综合表现最优,该处理下室温贮藏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分别较对应CK(室温贮藏的未超干种子)高28.91%、30.02%和66.06%,可溶性糖含量、APX活性高22.85%、76.21%,而MDA含量仅为CK的50.15%,TTC相对减少量为CK的95%;老化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较对应CK(老化处理未超干种子)高26.31%、23.19%和67.09%,可溶性糖含量、APX活性分别高39%、115.27%,MDA含量仅为CK的52.32%,TTC相对减少量为CK的93.05%.说明5.72%种子含水量的超干处理可使苜蓿种子活力保持在较高状态,对苜蓿种子的长期保存和利用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种子超干贮藏对中性盐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和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胶干燥法对陇东紫花苜蓿种子进行不同程度的干燥处理,并于室温下贮藏1年后进行盐胁迫沙培试验,以探明种子超干贮藏对植株生长和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适当超干处理并贮藏后,种子出苗率提高53.33%~66.67%,60 d时植株叶片数提高14.02%~58.34%,根体积提高36.22%~194.22%,根长提高13.75%~18.66%,可溶性糖含量提高31.5%~36.81%,而MDA含量降至对照的18.09%~74.51%,各处理株高和叶绿素含量与种子含水量间规律性较弱,趋势不明显;轻度干燥处理促进了植株生物量的增加,而含水量的继续下降则降低了生物量;各处理植株的根系活力(4.59%含水量处理除外)和根瘤数与对照比差异不显著或显著低于对照。说明适度含水量的超干贮藏促进了中性盐胁迫下种子的萌发以及植株叶片和根系生长,增强了植株的渗透调节能力并降低了其遭受逆境胁迫的程度,但对根瘤的产生并无促进作用甚至影响了其形成。  相似文献   
6.
碱性盐胁迫对超干贮藏苜蓿种子幼苗生长及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经硅胶脱水处理并密封贮藏1年后,不同含水量陇东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 cv. Longdong)种子在碱性盐胁迫下的出苗、幼苗生长情况及抗性。【方法】采用硅胶干燥法对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脱水处理(0、12、24、48、72、96、120、144、216 h),将种子置于透气网袋并埋入硅胶,种子与硅胶的比例1﹕10(w/w),每天定期更换经120℃高温烘干至恒重的硅胶,分别得到不同含水量的种子(9.03%、7.09%、6.93%、6.36%、5.72%、5.46%、5.18%、4.97%、4.59%)。铝箔密封并于室温下通风干燥处贮藏1年后,以NaHCO3和 Na2CO3按9﹕1摩尔比混合,模拟典型胁迫环境,设置15 mmol•L-1碱性盐胁迫,并结合Hoagland营养液进行室内盆栽沙培试验。【结果】超干处理对碱性盐胁迫条件下苜蓿种子的萌发、植株的高度生长、根系的长度生长及根瘤形成无明显促进作用。30 d时,含水量大于5.46%的5个处理组植株的出苗数与对照比差异不显著,而随着含水量的继续降低,含水量小于5.18%的4个盆栽处理组出苗数显著低于对照;60 d时,各超干处理幼苗间株高无显著差异,除4.59%含水量处理植株的根瘤数显著低于对照,仅为对照的21.41%外,其他各处理根瘤数与对照比差异不显著,根系长度除7.09%和4.97%含水量处理显著高出对照外,其余各处理与对照比差异不显著。适度含水量处理下,植株的生物量、根体积和叶片数有不同程度提高。各超干处理的地上与地下部鲜重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6.93%、6.36%、5.72%和4.97%的超干处理植株鲜重显著高于对照,地上部鲜重为对照的125.08%-147.84%,地下部鲜重为对照的128.36%-271.11%;除6.93%含水量超干处理植株的地上与地下部干重指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为对照的169.75%和370.16%外,其他各处理的地下部干重与对照比差异不显著;除4.59%含水量超干处理幼苗的地上部干重显著低于对照,其余各处理与对照比差异不显著。60 d时,6.93%和6.36%含水量处理植株的根体积显著高于对照,分别为对照的175.68%和189.21%, 6.93%、6.36%和4.97%含水量处理的植株叶片数显著高于对照,其他各处理与对照比差异不显著。盆栽60 d将植株洗出时,6.93%、6.36%、5.72%、5.46%、5.18%、4.97%等6个含水量处理植株根系活力提高137.45%-199.62%,5.72%、5.46%、5.18%、4.97%等4个含水量处理植株可溶性糖含量提高176.76%-294.20%,所有超干处理种子所得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为对照的137.82%-211.76%,而所有超干处理植株的MDA含量均低于对照,仅为对照的4.66%-51.69%。【结论】对陇东紫花苜蓿种子进行适度超干处理和贮藏有利于其植株生物量、根体积的增加以及叶片的生长和叶绿素的形成,可以促进植株根系活力的提高以及胁迫下植株抗性的增强,表明适度超干处理作为种子预处理方式,可以促进苜蓿种子在碱性盐胁迫条件下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内生根瘤菌普遍存在于豆科植物的种子及植株体内,但其在苜蓿体内的运移通道、运移规律及运移的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本研究用菌液中分别混合3-吲哚乙酸、LaCl3和其他根瘤菌的胞外聚合物(EPS)(过滤除去活菌菌体)对‘甘农5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Gan Nong 5’)芽苗浸根处理,比较青色荧光蛋白(CFP, cyan fluorescent protein)标记根瘤菌在芽苗体内的运移动态及数量分布,探明内源根瘤菌(分离自宿主植株根瘤)与外源根瘤菌(购自中科院菌种保存中心)在宿主体内的运移差异。结果表明:胞外聚合物使Rhizobium meliloti.GNf (内源标记菌)在芽苗根和茎内的数量为对照(未添加外源物质的菌液处理)的11.43和1.71倍。50 mg·L-1的LaCl3使根内R.meliloti GNf和S.meliloti 12531f(外源标记菌)的菌体增加656.83%和303.19%,且使S.12531f在茎内的菌体仅为对照的3.64%。IAA处理使芽苗根内R.GNf和S.12531菌体增加18.34和12.11倍,使茎中S.12531增加163.09%,但R.GNf降低为对照的75.45%。IAA处理能降低芽苗子叶内R.GNf数量至对照的4.13%,表明三种外源物均能增加标记菌在芽苗根系中的数量。无外源物时,标记菌在芽苗各部位的数量差异表明,根瘤菌由根系向茎和子叶的运移通道存在仅允许内源菌通过的选择性屏障。  相似文献   
8.
对解磷微生物肥料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解磷微生物解磷能力及解磷机制的研究方法和进展、解磷微生物制剂和菌肥的应用和发展等.  相似文献   
9.
盐胁迫对超干处理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陇东苜蓿为材料,研究超干处理苜蓿种子在盐胁迫下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将NaCl和Na2SO4按9:1摩尔比混合,模拟典型盐胁迫环境,设置0,10,20,40,60和100 mmol/L 6个盐胁迫梯度,以未超干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并选择出最适盐胁迫浓度作为盆栽试验处理浓度.同时采用硅胶室温干燥法对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超干处...  相似文献   
10.
苜蓿内生根瘤菌分布部位与数量变化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根瘤菌在苜蓿植株及其种子内的分布规律,对苜蓿植株及种子各部位在不同生育期内生根瘤菌的分布和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苜蓿植株内根瘤菌的分布和数量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具有很大异质性.空间分布上,不同部位组织的内生根瘤菌数量随植株光合产物源-库的运输方向呈逐渐增大的趋势,绝大部分内生根瘤菌分布于植株的根系,并主要分布于毛根,在主根内主要存在于表皮和皮层,中柱分布较少;在植株地上部分,内生根瘤菌主要在营养期末分布于花芽[8.6~9.6×103cfu·g-1(FW)],在蕾期和花期分布于雌蕊子房的子房壁,在结英期分布干荚果果皮(1.07×103cfu·pod-1),在种子成熟期则主要存在于新生的种子中;茎内的根瘤菌数量在营养期和结荚期不足2×102 cfu·g-1(FW),而在蕾期和花期完全绝迹;叶片内则始终不存在根瘤菌.在时间上,结荚期根、荚果皮内的根瘤菌数量明显高于其他时期;花内各器官(不包括花梗)在授粉后根瘤菌数量迅速增加;由子房向荚果发育的过程中,子房壁和胚珠内的根瘤菌数量随时间呈对数增长;胚珠在受精后即存在有内生根瘤菌.并且幼嫩种子内生根瘤菌数量远高于受精胚珠,证明内生根瘤菌能被转运并定殖在发育早期的种子中.两个苜蓿品种成熟种子在收获120 d后,根瘤菌数量比刚收获时分别增加131.46倍("陇东")和11.76倍("游客"),说明根瘤菌进入种子后,仍然有一个继续繁殖增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