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菜的硼素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以杂交油菜秦油二号(F1)和常规油菜中油821为试材,以第四纪红土发育的三熟制稻田土为研究对象,较系统地考察了硼素对油菜的生理、生物学和品质效应,结果表明:施硼能极显著地提高根系活力和降低叶片的细胞透性;能有效地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厚度和叶片气孔数;有效角果数、角果表观粒数和含油量显著增加,增产效果达极显著水平;对菜籽品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正负效应随品种(组合)而异,施硼的副效应均主要表现在千粒重显著减小和菌核病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2.
以威优6号作对照,研究了威优46和汕优桂99的净光合强度、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粒叶比、根系活力、籽粒干物质积累规律、灌浆强度以及主穗和分蘖穗各枝梗结实率差异。结果表明:两个新组合表现出高产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经过 洞庭湖区位于长江南岸,与湖北省江汉平原相连,居北纬28°34′-30°20′,东经111°08′—113°05′之间,是湖南的稻谷主产区,也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该区自1975年开始试种、推广杂交水稻以来,种植面积很不稳定,单产低。1977年杂交晚稻种植面积曾达到475万亩,但亩产仅410斤,比全省平均亩产低103斤,以后面积逐年下降,至1980年仅有107.5万亩,主要分布在湖区周围的丘岗地带,纯湖区只零星种植。因此,洞庭湖区一度被视为杂交稻种植的“禁区”。 为了解决杂交水稻在平湖区单产不高不稳的问题,1981年由湖南省粮油生产…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区优质稻米品种的产量和品质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等家禽和野禽的一种以急性败血性及组织器官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又名禽出血性败血病、禽巴氏杆菌病、摇头瘟等[1].  相似文献   
6.
从本世纪80年代起,植物生长调控剂已成为农业方面的研究热点。从有限的研究报道来看,调控剂对油菜的作用机理多以无硼处理为对照进行纵向研究,而在施硼的基础上对调控剂间的径向比较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试图以甘蓝型(Brassica napus)杂交油菜秦油二号和普通油菜中油821为试材,对802、多效唑(MET)和增产菌这三种推广应用面积最大的植物生长调控剂进行径向比较研究,旨在探明不同调控剂对油菜的生理效应,以期为减少生产应用上的盲目性和筛选出对油菜生产更为有效的调控剂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7.
精米中氮磷钾钠的含量与品质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8.
灿型杂交稻与常规稻米质特性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9.
以籼粳杂交组合亚优2号为供试材料,采用盆钵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研究了1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亚优2号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时适量地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改善籼粳交F1的农艺性状,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杂交油菜秦油二号(F_1)和常规油菜中油821为试材,以第四纪红土发育的三熟制稻田土为研究对象,较系统地考察了硼素对油菜的生理、生物学和品质效应。结果表明:施硼能极显著地提高根系活力和降低叶片的细胞透性;能有效地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厚度和叶片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