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陈景秀 《畜牧与兽医》2012,44(6):106-107
<正>狐野性较强,狐的嗅觉和听觉特别灵敏,记忆力强,生性狡猾多疑,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常易引起惊恐,母狐隐性发情或安静发情率较高。狐每年繁殖一次,1~3月份发情交配,妊娠期60 d左右,一般每胎产5~6只,也有产8~10只的。  相似文献   
2.
犊牛培育是奶牛生产中的重要一环。犊牛的质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品种、饲养管理方法等。因此高质量的犊牛培育,必须采取综合措施。1首先加强公、母牛的选种选配1.1公牛的选择荷斯坦牛是目前我国惟一的奶牛品种,其后代产奶量高,因此选用该品种公牛配种,其后代质量比  相似文献   
3.
超量蜂针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笔者收治7例患者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对称性驰缓性瘫痪,肌力低下,上肢为0-Ⅲ级,下肢0-Ⅱ级,双手至肘,双脚至膝以下均有周围性感觉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耻反射消失。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排便困难。根据肌力,肌张力恢复情况,分3个阶段性治疗。通过每天30—50只蜂针的蜂毒抗原刺激,促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分别采用不同的营养支持:静脉输入人血白蛋白,每3天1支,复方丹参液、三磷酸腺苷、辅酶A、维生素B12、维生素B1、大剂量黄芪注射液、维生素C,每日1次。配合针刺疗法、穴位注射、电针治疗仪刺激。以颈、胸、腰夹脊穴为主,四肢体穴为辅。夹脊穴的蜂针及针剌可直达病所,对病灶的气血流通有直接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根部的水肿消除,还可调理不同惟体阶段面神经所支配的脏腑功能。四肢穴的刺激,可调理四肢远端与神经根都间的通路,促进经络疏通,气血通畅,濡养肌肉、筋骨,利于肌力恢复。经三个阶段约6周的综合治疗,7例患者肌力均达到Ⅳ—Ⅴ级,肌张力全部恢复正常,肢体功能不受限,各种运动灵活,较单纯西医药疗法见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1999年6月25日临沂市某养鸡场饲养的AA肉仔鸡暴发了一起以排稀粪、粪中带血、腹部增大、部分病鸡失明、呼吸困难等特征的传染病,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球虫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将其诊治过程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于去年6月1日购入AA商品肉仔鸡3000只,饲养方式为垫料平养,至25日龄暴发了疫情,怀疑为球虫病,曾用抗球王拌料饲喂,病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鸡群未能完全好转,且失明、腹部增大的病鸡逐渐增多。发病期间发病率为40%,死亡率为18%。2临床症状病鸡食欲明显下降,精神萎顿,缩脖闭目,羽毛…  相似文献   
5.
大岩桐 (SinningiaspeciosaBenth .etHook .) ,亦叫落雪泥 ,属苦苣苔科 ,苦苣苔属 ,有扁平球形的地下茎 ,地上茎极短 ,为多年生蓿根草本植物。大岩桐花朵大 ,花期长 ,花色浓艳多彩 ,十分美丽 ,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室内观赏花卉之一。大岩桐通常用种子或扦插、分球繁殖 ,但是 ,由于大岩桐自交不孕 ,很难得到种子 ,靠扦插速度慢 ,繁殖系数低。因此 ,用叶片组织培养繁殖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我们通过组织培养繁殖大岩桐多年 ,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1 取样与灭菌剪取大岩桐中部健壮叶片 ,将叶片用自来水冲洗后 ,用纱布…  相似文献   
6.
植物激素和大量元素对大花惠兰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用浓度的大量元素及NAA和BA的组合来研究大花惠兰的繁殖系数。试验结果表明:2MS BA1.0mg/L NAA0.2mg/L 糖20mg/L 琼脂7g/L为分生培养基,有利于提高大花惠兰的繁殖系数,以1/2MS BA0.3mg/L NAA0.7mg/L 糖30g/L 琼脂7g/L为生根培养基,生根率可达84.1%。  相似文献   
7.
高校机房的管理和维护是一个现实而重要的问题,如何才能更有效的管理与维护计算机实验室,从而达到计算机实验室更轻松、更有序的管理,是每一位计算机管理员所要研究的问题.本人根据工作实践,提出了一些管理与维护措施,以期对机房管理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菠萝乌头酸酶家族基因在柠檬酸代谢中的作用,本研究系统鉴定了AcACOs家族基因及其生物学分析,共鉴定了6个菠萝乌头酸酶基因。根据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单子叶植物与菠萝乌头酸酶基因家族亲缘关系更近,将6个成员命名为AcACO1~AcACO6;AcACOs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菠萝乌头酸酶家族基因差异较大,亚细胞定位均定位在线粒体;通过全基因组GFF注释文件,对其外显子-内含子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c ACOs家族成员均含有一个或多个外显子;可视化该家族成员种间进化关系、motif和基因结构分析结构,表明AcACOs可分成3个亚组,AcACO4、AcACO5和AcACO6属同一类群,为类群Ⅰ;AcACO1和AcACO2归属同一类群,为类群Ⅱ,AcACO3单独为一类群,为类群Ⅲ;基因组定位结果显示菠萝ACO家族基因共分布在5条不同的染色体中。联合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ACOs基因作了系统进化分析,采用邻接法(neighbor joining, NJ),其结果显示,AcACOs与大多数单子叶植物聚为一类;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分析结果表明,AcACOs含有数量较多的光响应元件和胁迫响应元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