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开发利用水牛资源 增加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利用水牛资源增加经济效益陈宇平,陈奕成(广东省吴川县畜牧局524500)我县饲养水牛长期都是单一役用,从解放到80年代初,牛的品种改良方向是“增大体型,提高役力”,在提高品种选育的同时,引进体力大,产肉、产奶性能较高的印度么拉和尼里水牛,进行对本...  相似文献   
2.
根据湘江流域基本情况,结合目前水利开发治理存在的问题,围绕着流域治理的总体目标,统筹考虑防洪、供水、灌溉、发电、航运、旅游、生态等需要,继续巩固湘江保护与治理成果,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  相似文献   
3.
陈宇平  叶秀杰 《中国家禽》2003,25(12):47-48
吴川市地处粤西鉴江下游,西北面靠山,东南面临南海,全市总面积850平方公里,总人口99万.境内有全国闻名的沿海防护林带40多公里和广阔的丘陵林地,全市林地面积33万亩,利用林地养鸡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林地调节、净化空气、减少应激、冬暖夏凉、干湿适宜等生态功能,而且还为鸡提供了虫、蚯蚓、蚂蚁等天然饲料和较开阔的运动场地,是优质鸡生长的乐园.同时,吴川群众历来有利用坡地、草园、荒地养鸡的习惯和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4.
养牛53头,每年纯收入7.5万元──专业户梁芝荣饲养奶水牛致富经验陈宇平,陈奕成(广东省吴川县畜牧局524500)梁芝荣是吴川县兰石镇兰石村人,现年58岁,一生与水牛为伴。1952年,17岁的梁芝荣到湛江霞山设立的“健儿”牛奶厂从事水牛挤奶工作,直到...  相似文献   
5.
蜡蚧轮枝菌(Lecanicillium lecanii)Bj085-1菌株分生孢子配成1.1×104~1.1×108孢子/mL的5个处理浓度,以京郊尚未喷药的温室采集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为试材,采用点滴法对其2龄若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浓度为1.1×104孢子/mL的Bj085-1分生孢子对烟粉虱若虫的LT50为11.568 d,且随浓度增加其杀虫速度加快。浓度增至1.1×106孢子/mL时,杀虫速度最快,尔后,随着浓度增加速度又有所下降。此外,将Bj085-1菌株经大米培养基培养所得分生孢子配成1.1×107孢子/mL的处理浓度,分2次(间隔7 d)对田间置于纱笼罩栽植的清洁番茄苗上3个不同虫口密度的烟粉虱若虫进行低量喷施防治试验。结果表明,Bj085-1菌株对室外笼罩中的烟粉虱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吴川县樟铺镇三浪村地处鉴江下游平原腹地,是粤西地区商品粮生产基地。全村382户1893人,是著名的禽业孵化专业村,发展养鸡生产的物质基础和商品流通条件十分优越。因此镇各级党政在县科协和畜牧部门的配合下,把发展该村养鸡生产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突破口,于1978年成立以党、团员、管区干部和专业户为主体的三浪村孵化研究会。该会经过十几年运转,而今会员已达186人,他们以研究会为阵地,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养鸡系列化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993年全村养鸡120万只,其中饲养优质三黄种鸡(882)父母代25万套,出栏肉鸡15万只,出栏肉仔鸡80万只(20~50日龄),养鸡数量比1978年增长15倍。25万套优  相似文献   
7.
<正> 奶水牛是否高产稳产主要取决于遗传、环境和饲料等因素。对稻草进行氨化处理是改善饲料因素的一个重要方法。为此,我们在吴川县畜牧试验场进行了氨化稻草饲喂奶水牛试验。 1.试验材料及氨化稻草的制作 1.1 氨化二联池的建造根据1头牛1立方米的大小确定容积,砌成壁厚7厘米、池壁长8米、宽1米、深1米的长方形池。中间垒一隔壁,两个池容积均为4立方米。两个池一个氨化,另一个取喂,交替使用。 1.2 氨化液的配制选用尿素作氨化氮源,每100公斤稻草用尿素4公斤,加水50公斤,先用少量水把尿素溶解后再加足水,尿素溶液保持水温40℃左  相似文献   
8.
对从未喷药的中国农业大学校园露地栽培的辣根上采集的介壳虫制作成永久玻片后进行鉴定,初步判断为梨绒蚧(Eriococcus tokaedae Kuwana)。将蜡蚧轮枝菌(Lecanicillium lecanii)Bj085-1菌株分生孢子配成(1.4×104)~(1.4×108)孢子/mL的5个处理浓度,对梨绒蚧若虫进行第1次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各个处理浓度之间的平均累计死亡率大致随着孢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以(1.4×108)孢子/mL浓度处理的最高,但只有45.7%。其后将第1次毒力测定试验中死亡虫体经保湿后出现的菌丝体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了新株系(Lecanicillium lecanii-01Et)进行第2次毒力测定(方法同第1次)。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L.lecanii-01Et分生孢子对梨绒蚧若虫的杀虫速度随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加快,浓度增至(1.4×108)孢子/mL时,杀虫速度最快,LT50仅为3.95 d,平均累计校正死亡率达84.1%。说明分离纯化后的蜡蚧轮枝菌新株系(L.lecanii-01Et)分生孢子对梨绒蚧若虫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甘蔗汁代替玉米粉饲喂奶水牛试验陈宇平,陈奕成,杨日保(广东省吴川市畜牧局524500)前言用甘蔗汁代替玉米粉饲喂牲畜试验在国外已经初*步取得成效。为在我市开发利用甘蔗饲喂畜禽,探索在*相同品种、营养水平及饲养管理条件下,通过饲养试验*观察其饲养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