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宜昌县龙泉镇法官泉村九组曹文坤,1997 4年春在自家种植的尾张温州蜜柑上内膛腹接6株 柑进行改种试验。嫁接的 柑次年均开始挂果,一个接芽形成的分校最多达30个果。1999年挂果更多,一个接芽形成的枝组最少挂果102个,最多达到310个,且果大质优。具体做法是: 在10年生枳砧尾张中间砧3~4级枝上,每株腹接 柑3~4个芽,春季进行单芽腹接为宜。若在1~2级技上嫁接,发枝过密、大技开张角度小,影响产量;也不宜嫁接在5~6级枝上,因砧木分枝角度大, 柑抽枝直立,挂果后易披垂,不利于管理。春季嫁接后即能萌…  相似文献   
2.
<正> 阆中地处秦岭大巴山脉末端,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中上游。海拔328米~888米之间,全县幅员面积1886平方公里,现有总耕地65万亩,人平0.78亩;其中宜林,宜桑的田(山仑)地坎和小台面积126万亩,人平1.6  相似文献   
3.
2007-2010年,通过4年研究试验鼠尾藻有性生殖与人工育苗技术,由年采附苗30.4m^2提高到1392m^2。鼠尾藻自然生长株高一般10-50cm,少数可达120cm,采用有性生殖人工培育苗养殖,株高可达到315cm,养殖产量(干品)达到481kg/1000m苗绳。鲜干比4.6~5:1。  相似文献   
4.
猪的保定是一个难题。若保定不当,轻则猪四肢扭伤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重则导致猪窒息死亡。为此,我们设计出两种结构简单,经久耐用的槽式竹木生猪保定架。经10多年的使用证实这两种生猪保定架便于在农村及畜牧兽医、生猪收购等部门中推广应用。这种槽式竹木生猪保定架是利用质地较硬而不脆的杂木做成两个上口内宽为40厘米,底内宽为26厘米的字型架,底部用根杂木连  相似文献   
5.
优良的蜂王是提高峰群质量和产量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通过不断的选优去劣,才能培育出好的蜂群和进一步提高峰群的单位产量。在目前有不少的小型养蜂场,都习惯用自然王台进行分蜂和更新蜂王。固然选用自然王台比较方便,但是,利用自然王台,就不能有计划的进行分蜂,使养蜂工作处于被动地位。因为自然王台是在蜂群发生分蜂热的情况下出现的,而蜂群发生分蜂热以后,就会影响到蜂  相似文献   
6.
藏药植物匙叶翼首草的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藏药植物匙叶翼首草的生物学特性、人工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通过人工栽培可给农牧民带来可观的收入,从而促使该地区农牧民进行大面积栽培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一)胶茶群落的生产力,胶茶群落比单一茶园,太阳光能的利用上较为充分。茶树的年产量在30%左右的荫蔽条件下为最高。橡胶造成的适当荫蔽,为茶树创造了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因而胶茶群落比单一橡胶或单一茶园来是一个生产力较高的人工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于光照度0、500、2000、4000lx下,各设置4个温度梯度对脆江蓠进行培养,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不同温度和光照度组合对脆江蓠氮、磷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2个环境因子对脆江蓠氮、磷吸收率均有显著影响。光照度2000~4000lx时脆江蓠对氨氮吸收率明显比0~500lx光照条件下的高,差异显著;温度对氨氮吸收率的影响规律性不明显。磷酸盐的吸收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并在15~20℃吸收率较好;光照度500~4000lx时脆江蓠对PO43--P的吸收率均较高,光照度对PO43--P的吸收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行探讨各种激素对温州蜜柑的保果效果,我们筛选了5种激素在尾张品系上进行保果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一、试材及供试药剂 本试验于1991年6月至8月在本镇龙泉中学温州蜜柑果园进行,该园土质为黄  相似文献   
10.
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人类和野生生物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由于自然因素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湿地退化严重。近年来,湿地恢复已成为世界环境问题改善的重要工具之一。选择适用的湿地植物是退化湿地恢复的关键途径。本文以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赋值、野外调查、定位观测等方法,筛选了苦草、野菱、芦苇、苔草等25种鄱阳湖常见植物作为湿地景观恢复的优先物种。对苦草、黑藻、菹草、菖蒲、芦苇等5种植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苦草在清水环境130-140cm处的生长最好;黑藻在清水环境中100-110cm处的生长最好;菹草在不同水深(50-160cm)下都能够生长,菹草高度随水深增加而增加;菖蒲具有一定的耐淹能力(< 80cm),但完全淹水(水深100-120cm)明显影响到菖蒲根状茎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芦苇根状茎萌发对水深要求严格,土壤要湿润且透气性良好才是芦苇萌发的最好条件,芦苇根状茎萌发前淹水超过20 cm其萌发将会受到明显抑制,淹水超过30 cm则无法萌发。通过对沉水植物的透明度研究表明,植物对水质的透明度都有一定的要求,透明度较好更利于湿地植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