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1.
<正> 本病流行广泛,是散发性的非传染病。发病率一般为10—15%,最高达30%。由于患鼠损伤自身的毛被,故在经济上造成严重损失。[病因]引起食毛症的原因,至今尚无确切的结论。一般认为有下列因素:1,神经质;2,遗传性;3,缺乏营养物质;4,消化机能紊乱;5,皮肤疾病;6,药物和毒素;7,环境条件。总之,食毛症不是单纯的局部病变,而是一种与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有关的全身疾病。  相似文献   
2.
区分动物年令是研究动物种群数量消长规律的基本内容。因此,对动物年令的鉴定方法,受到许多动物学家的重视。关于哺乳动物眼晶状体重量和年令的关系,已有许多学者进行过研究。如Lord(1959,1961)对棉尾兔;Beale(1962)对狐松鼠;Kolenosky和Miller(1962)对叉角羚羊;Erickson(1970),Longhurst(1964),Cornnolly(1969)对黑尾鹿。这些研究表明,晶状体能反映哺乳动物的年令,特  相似文献   
3.
毛丝鼠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丝鼠(Chinchila tlaniger)为珍贵的毛皮动物。我们从1975年12月开始引种试养,经过几年的实践,初步摸索并积累了一些饲养管理经验,现整理报道如下,供参考。一、笼舍毛丝鼠习惯在2°—30℃的温度范围内生活,气温过低(零下)或过高(30℃以  相似文献   
4.
<正> 黄鼬是我国重要的野生毛皮动物资源之一,它不仅是制裘工业上的重要原料,也是害鼠的“天敌”(盛和林,1964)。研究黄鼬的胚后发育与调温机制的形成,对进一步了解其生理活动规律和更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都是十分重要的。材料与方法实验用的黄鼬(Mustela sibricadaviana)是人工饲养繁殖的(五窝:11(?),8(?))。实验由1977年5月底至8月底止。每三天的上午8时半至11时半进行一次观察,测量并记录仔鼬胚后的形态发育、肛门温度和耗氧量的变化,从而分析它们的调温机制形成过程.测定肛门温度的仪器,采用上海医用仪表厂生产的7151型半导体点温计。巢温是32—33℃。把仔鼬从其巢内移至28±0.5℃的恒温室中20分钟,观察20分钟前后的肛门温度变化,从而分析其恒温建成过程与日龄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 繁殖是毛丝鼠饲养的重要环节,产后对幼仔的护理,不仅与成活率及生长发育有关,还影响毛皮的质量及扩大生产的能力。一,防寒消暑防寒消暑是确保初生仔鼠成活并健康发育的重要措施。仔鼠的消化机能和体温调节能力都比铰差,特别对外界环境温度的适应性,远不如成年毛丝鼠,所以必须妥善护理。  相似文献   
6.
<正>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毛丝鼠已逐步开始向社会推广饲养,但是种鼠供不应求。为了扩大种鼠群,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增加母鼠的胎产仔数,二是提高仔鼠的育成率。本文就第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据全国毛丝鼠试养工作会议资料统计,1976年至1979年全国毛丝鼠胎平均产仔为1.8889只。虽然胎产仔数不算低,但仍有提高的可能,其依据是:  相似文献   
7.
母毛丝鼠有3对乳头(胸侧2对;鼠鼷部1对),但鼠鼷部的1对没有分泌乳汁的机能。在哺乳期里,大多数母鼠只有1对乳头泌乳,如果胎产仔3—4只,则胸侧2对乳头也能泌乳,但其中1对分泌量少。每只母鼠的1次泌乳量为1—2毫升,个别可达5毫升。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处于中亚热带。全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省境四周多千米左右的中山,东部为武夷山;南部有九连山、大庾岭;西部为武功山、万洋山、诸广山;北部有九岭山、慕卑山及怀玉山等。地势自南向北,由省境向中央倾斜,形成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平原。全省平原面积不到30%,而丘陵和中山则分别为40%和30%。  相似文献   
9.
毛丝鼠的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丝鼠的人工试养,在我国仅有几年的历史,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繁殖规律,尚处于摸索阶段。我们根据几年来的观察和实践,对毛丝鼠的繁殖规律作初步报道,以供生产和科研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灵猫香是灵猫动物的一种分泌物,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大灵猫香,另一种是小灵猫香。但大灵猫分布区较窄,小灵猫分布广,现正由小灵猫香所代替。小灵猫香不仅取代了麝香作为日用化学工业上传统的定香剂,而在医疗药效方面,也正在进行取代麝香疗效的各种研究。关于灵猫香的疗效,我国民间也有各种传说,在“本草纲目”中早已有记载;1972年,笔者曾与有关单位作了某些药效方面的试验;浙江省灵猫香协作组(1973年)也报道了另一些药效作用。国外,对灵猫动物的训养与利用,亦有一些讨论(Arctander S,1960;Grethercoal和Wirth,1948;Grase,1955;Louman,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