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1.1饲养密度或猪群过大。栏内饲养面积每头猪不足0.8m^2,栏内空间不足,活动频繁无法充分休息而变烦躁,越拥挤的咬尾越严重。相互接触和冲突,活动受到限制是发生咬尾现象的诱因。食量限饲,槽位过小,饮水不足,易使较弱小的猪具有一定的攻击性,特别是较强壮的猪抢食饲料时,而较弱的猪无法抢到饲料,只好在后边攻击其它猪的尾部,而发生咬尾。  相似文献   
2.
猪风湿症在春季、深秋和冬季时有发生。本病症与普通外科病相比有其独特的方面:骨髂肌和关节囊中的结缔组织出现非化脓性炎症。虽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不高,但由于发病的猪出现掉队现象,给饲养户的饲养管理带来很多麻烦;同时,患猪生长缓慢,浪费饲料;重病猪采食减少,数日不愈,不能站立,消瘦,全身肌肉萎缩,抗病力下降,发生继发症可导致死亡,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掌握好獭兔的配种、繁殖技术,是提高产仔率的重要一环。獭兔虽然在一年四季都可配种繁殖,但从我国的自然环境、饲养管理和獭兔生活习性等方面考虑,秋季气候温和干燥,饲料资源丰富,仔兔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是獭兔繁殖的黄金季节。要抓好獭兔秋繁,主要采取如下几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