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3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昆明动物园一头16岁的亚洲象分娩过程,对其由初、中期出现难产症状转化为顺产过程的观察,认为分娩时间超过1h后胎儿迟迟不产出,即可判定发生了某些难产。提出应加强对象等大型、珍稀动物繁殖期的特殊饲养管理,逐步建立针对性的专用兽医技术,才能减少难产发生时的盲目性,提高处置决策正确率。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昆明动物园2013年麋鹿麻醉锯茸出现不良反应后的观察及治疗期间的护理,使2只麋鹿完全康复的过程。锯茸使用的麻醉药物陆眠宁Ⅰ在对麋鹿麻醉时出现胃肠迟缓、酸中毒等不良反应,通过积极配合兽医治疗,加强观察、护理,缓解并发症状,使动物完全康复。  相似文献   
3.
4.
介绍了一例亚洲象物理保定成功补牙的过程,针对动物基本情况,制定补牙实施方案,补牙效果较好,以期为亚洲象补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昆明动物园20年滇金丝猴圈养历程,总结了人工条件下滇金丝猴饲养、繁育、疾病防治的经验及教训,对进一步的保护工作提出思考,认为应充分发挥专业性动物园的保护教育职能,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并建议林业部门协调异地保护以支持就地保护.  相似文献   
6.
虎股骨骨折病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昆明动物园2起虎股骨骨折的发病情况、诊断及治疗措施,以期为虎股骨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白眉长臂猿(Hylobates hoolock)是一种饲养难、繁殖难的灵长类动物。昆明动物园自70年代开始引种饲养,经过20多年,已逐步形成一个稳定的群体。1995年8月首次繁殖时,因母猿哺育幼仔能力差,幼仔出生不足1小时即遭遗弃,经人工哺育未能成功,一周后死亡。1996年10月23日,另一母猿(约14岁)产下一幼仔(呼名“贝贝”),产后不到1小时,也将幼仔遗弃,幼仔经完全人工哺育成活,至今已两岁半。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根据昆明动物园鸟园近5年总计92种4511只鸣禽的饲养管理实践,探讨在生态化大型笼舍内、混养状况下各种鸣禽的种内和种间关系。一般情况下各种鸣禽均能和谐相处,在饲料供应充足的条件下,对食物的竞争主要表现在取食的先后顺序上,无明显争斗现象;但在繁殖季节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在争夺巢址方面表现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在1990-1992年和2006年10月至2008年9月,对昆明圆通山野生鸟类多样性进行样线和定点观测调查,共记录到野生鸟类59种,隶属于7目21科,其中留鸟39种,冬候鸟13种,夏候鸟7种,分别占记录野生鸟类总数的66.1%,22.0%和11.9%。其中,1990-1992年共记录了52种,2006-2008年记录了47种。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昆明圆通动物园内野生鸟类种群数量变化情况,探讨变化原因,提出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昆明动物园进行非洲冠鹤人工育幼的繁殖方法,并从出壳期、成长期、成熟期等方面介绍了其饲养管理技术,以期为非洲冠鹤的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