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辽茄二号是按照“高产、优质、商品性好、适应性强和不同熟期搭配”的选种目标,在引种的基础上对地方品种进行整理、提纯、分离选择而育成的新品种。几年来在辽阳市有关单位的协助下,使辽茄二号迅速推广,现已成为辽阳市早茄子的主栽品种。据郊区农业局资料,1983年早茄子栽植面积为1638亩,其中辽茄二号为650亩,占早茄子栽植面积的38.6%;1984年早茄子1620亩,其中辽茄二号为976亩,占早茄子栽植面积的60.2%。辽阳市种子公司1984年统计销售辽茄二号种子740斤。  相似文献   
3.
茄子砧木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所于1978~1980年开展了茄子砧木选择及嫁接技术的研究。1978年在砧木引种的基础上进行嫁接成活率和接后品质的研究;1979年进行嫁接组合力和抗病性的测定;1980年继续组合力测定和多点鉴定。试验证明,嫁接育苗栽培茄子有两个特点,一是减轻土壤传染性病害的危害。二是因嫁接砧木的根系分布广而深,既能从土壤深层吸收养份和水份,还可以防旱抗倒。  相似文献   
4.
茄子新品种选育是以不同果形、不同果色、不同熟期搭配及高产、质优、商品性好、适应性强为选种目标,1975~1987年育成优良紫圆茄杂交种-辽茄三号.1988年6月被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一、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辽茄三号是以中熟、抗病、丰产、长果形、果皮紫色、单株结果数较多的自交系H_2为  相似文献   
5.
在《鳙鱼胚胎发育早期内部形态变化的研究》(一)[以下简称本文(一)]一文中,我们论述了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黄瓜新杂交种——露地二号(原代称德×唐)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已通过1988年度的省的品种审定,同意定名推广.该杂交种于1976年配制组合,1977~1978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1978~1980年进行区域试验,1984~1986年进行生产试验示范,完成育种程序.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证明,该杂交种抗病、丰产、品质好,受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至1987年,在辽宁、湖北、河北、四川等十多个省的累计试种面积已达12000余亩.  相似文献   
7.
β—肾上腺素能兴奋剂的ELISA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人研究用β—肾上腺素能兴奋剂(简称β—兴奋剂)提高畜禽的胴体瘦肉率。这类兴奋剂,在化学上属苯乙醇胺。目前人工合成的β—兴奋剂主要有Clenbuterol(克喘素,也称克伦特罗)、Cimatcrol(息喘宁)、Salenbuter...  相似文献   
8.
辽茄一号是1975~1981年育成的茄子杂交种,1982年7月由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推广。一、选育经过1975年选配组合,辽茄一号的母本是绿油皮,父本为 H_(10)。本组合使用的绿油皮品种,是从昌图县地方品种中经多代自交纯化选择的自交系,中熟种,从播种到始收为122天。果实长棒形,果皮油绿色。生长势较强,平均株高87.8厘米,品质中等。父本 H_(10)是从白荷包中经多代系选的优良系,中熟,从播种到始收为122天。果实大灯炮形,果皮油绿色。生长势强,株高平均为65.2厘米,较矮。品质佳。选配杂交组合(1975年)↓组合力测定(1976年)↓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鳙鱼胚胎发育早期几个主要阶段发生的内部细微结构变化进行了观察。本文着重观察了卵黄、胚盘、分裂球和囊胚层细胞的形态结构,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卵黄多核体的形成。作者在镛鱼卵子受精后所形成的胚盘和以后产生的分裂球中都发现有卵黄颗粒的存在.因而指出,认为卵子在受精后由于卵质分离而形成的胚盘是不含卵黄的看法是不确切的。在鳙鱼胚胎发育的几个早期阶段.作者观察到在胚盘、分裂球和囊胚层细胞与卵黄这种重要物质之间有某种有机联系。本文对卵黄多核体形成的问题连行了讨论。并对前人的某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本文着重提到在桑椹期出现的一种深色细胞,在观察了这类细胞的发育和演变之后作者得出结论,认为它们与卵黄多核体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加强水产品检疫中的水质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是水生动物必不可少的生活条件,鲜活水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也少不了水。随着国际间水产品贸易的发展,以及我国从境外引进水生动物良种日益增多,装载着这些水生动物并一起过境的用水,可能携带着水生生物疾病及人类某些疾病的病原体(如某些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和某些有害的化学物质,稍有不慎,对水产养殖业和人民的身体健康将造成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第二条和第五条第一款,有必要加强对进出口水产品用水的检疫工作。从1993年开始,我们结合日常检疫工作,对进口的水产类种苗运输用水和出口水产品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