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9篇
  4篇
综合类   2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9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新育成的两个硬质白小麦杂交品种,被正式命名为贝蒂(Betty)和海恩(Heyne),并于1999年秋在当地推广种植。其主要特点:产量高,每英亩产量达52~67蒲式耳(合3 495kg/hm2~4 500kg/hm2);蛋白质含量为13%-~14%,高于红冬小麦12%;面粉质量和面包产品质量均好于红冬小麦。美国希望通过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增加美国小麦的出口。 (本刊辑)  相似文献   
2.
板栗初加工产品护色及留香技术研究”通过鉴定   浙江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发酵工程研究所叶兴乾教授主持的省科技厅攻关项目“板栗初加工产品护色及留香技术研究”不久前通过省级鉴定。该成果在板栗初加工过程中护色技术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该项目在研究过程中还开发出了糖水板栗、速冻板栗、板栗粉等一系列产品,对板栗的种植和产后加工具有重要意义。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处于先进水平。 ——本刊编辑室  相似文献   
3.
产品特点:金哥是澳大利亚生产的新型高科技绿色环保植物生长调节剂.系天然化合物,具有剂型先进,成本低,安全高效,使用范围广,适用期长的特点;使用十分方便,可直接溶于水.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对母驴卵泡发育、排卵率、受胎率以及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优势卵泡直径在30~35 mm以及大于35 mm的母驴各30头,不同优势卵泡直径的母驴群体分别设置1个500 IU/头hCG处理组(n=10)、1个1 000 IU/头hCG处理组(n=10)、1个不接受hCG处理的对照组(n=10)。采用肌肉注射方法对各组母驴进行hCG处理。每隔24 h进行1次B超检查,观察各组母驴卵泡发育情况,测量卵泡直径;记录各组发生排卵的母驴数量,计算排卵率。对各组母驴进行人工输精,输精后第18天进行孕检,记录各组受胎母驴头数,计算各组受胎率。于hCG处理后0、24、48、72 h分别测定各组母驴血清中雌二醇(estradiol,E2)和孕酮(progesterone,PROG)水平。[结果]2个群体母驴的卵泡直径随hCG注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大;优势卵泡直径大于35 mm的母驴群体中,肌肉注射hCG的2个组在处理后24 h内均出现排卵,而对照组母驴没有排卵;优势卵泡直径不同的2个母驴群体,在hCG处理48 h后排卵母驴数和排卵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提高,其中,hCG处理后72 h,优势卵泡直径大于35 mm的母驴群体中,1 000 IU/头 hCG处理组的排卵率达到100%。2个母驴群体中,接受hCG处理的母驴,受胎率均高于对照,并且随hCG剂量的增加,受胎率有所提高;优势卵泡直径大于35 mm的母驴群体中,1 000 IU/头 hCG处理组的受胎率达到50%。2个母驴群体中,1 000 IU/头处理组在hCG处理后24 h的血清E2浓度均较0 h时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在0~72 h内血清PROG浓度的总体提升幅度较大。[结论]hCG处理可提高母驴的排卵率、受胎率以及血清中E2和PROG水平,1 000 IU/头剂量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观察过氧化氢和甲醛对SPF级大鼠和小鼠繁殖室内表面、台面以及空气的消毒效果,选择消毒效果良好的消毒剂。方法采用空气落下菌检测法和表面细菌拭子检测法,对过氧化氢和甲醛熏蒸SPF级大鼠和小鼠繁殖室的消毒效果进行检测观察。结果SPF级大鼠和小鼠繁殖室分别经过氧化氢和甲醛熏蒸消毒后,进行空气落下菌的检测,过氧化氢和甲醛对大鼠繁殖室和小鼠繁殖室空气的杀菌率分别为100%、97.5%和100%、100%;将墙壁、地面和笼架表面的菌落数进行检测,过氧化氢和甲醛对大鼠繁殖室墙壁、地面和笼架的杀菌率分别为100%、99%、100%和95%、100%、99%,对小鼠繁殖室墙壁、地面和笼架的杀菌率均为100%。结论过氧化氢蒸汽消毒是比较理想的消毒方法,很好地控制了SPF级大鼠和小鼠繁殖室环境微生物,安全性高且消毒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严重沙化草地治理效果,为草地治理、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2015—2017年,在严重沙化治理区采用同行条播方式混播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羊柴(Hedysarum laeve)、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和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6种优良牧草。以自由放牧区为对照,采用棋盘式取样法进行植物种类调查;测定植物多度、频度、盖度、高度和产量;对植物CO2吸收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进行测定,并进行多元相关分析;计算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及电导率。[结果] 严重沙化草地治理后植物种类由治理前(2015年)的14种,分别上升到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72、83和97种;与自由放牧区相比,严重沙化治理区牧草的平均高度、盖度、多度、频度及产量均显著(P<0.05)提高;严重沙化治理区的CO2吸收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均显著(P<0.05)高于自由放牧区,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P<0.05)、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P<0.05)、牧草产量与光合速率(P<0.05)和蒸腾速率(P<0.01)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严重沙化治理区和自由放牧区的主要牧草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具有显著(P<0.05)差异;严重沙化治理区土壤的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电导率显著(P<0.05)高于自由放牧区。[结论] 严重沙化草地经过治理植物种类数量剧增,牧草生产水平和草地生态效益大幅度提升,土壤养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7.
正淘宝特色中国大洼馆是阿里巴巴集团在辽宁省首个合作的重点项目,也是中国北方地区第一家县(区)级馆。特色中国大洼馆位于盘锦市大洼区田家街道中国食品城,建筑面积1650平方米。该馆由"特色中国大洼馆"主馆线下体验中心,唐家、西安、赵圈河3个镇线下体验馆,中国邮政邮乐省级体验馆、大洼认养农业体验馆、光合水产、如果创意4家企业体验馆所组成。特色  相似文献   
8.
苹果蠹蛾[Laspeyresia pomonella(L.)]是世界上为害苹果和梨的主要蛀果害虫,被许多国家和我国列为植物检疫对象。该虫在我国现仅分布于新疆。英联邦昆虫研究所(Common-wealth institute of entomology,C.I.E.)(1951,1976)根据陈方洁、王飞鹏(1936)及胡经甫(1938)的记述,将我国浙江(奉化)、河北、湖北、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北平(北京)及新疆等8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该虫分布区,从而严重影响我国苹果及梨的出口和外销。为了查清该虫在我国的分布情况,首先核对并纠正 C.I.E.制图所依据的上述两篇文章的错误,同时在张从仲等(1984—1985)在山东、辽宁等8省市大面积进行的苹果蠹蛾性诱剂监测的基础上,于1991年4—10月在山东、辽宁、河北苹果和梨主要产区及出口基地继续进行苹果蠹蛾性诱剂监测、果园调查及剖果检查,结果均未发现苹果蠹蛾成虫或幼虫。到目前为止,此虫仍局限分布于我国新疆。  相似文献   
9.
拖拉机工作中往往会发生喷油嘴被烧死的现象。这时若喷油嘴磨损并不严重,就此报废是很大浪费。现介绍一种喷油嘴简易修复方法,设备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效率高,适于一般维修摊点。1.设备手摇台钻或电动台钻一台,320号、600号砂纸各一张,100mm×100mm×4mm胶皮一块(可用旧内胎代替),100mm×100mm×10mm木板一块。2.方法将木板、橡皮、粗砂纸依次放在台钻座上,台钻夹头夹住从喷油嘴拆下的针阀。开动台钻,转速为700r/min,使针阀锥体慢慢进入砂纸,进行粗磨。约半分钟,砂纸呈银白色后,换另一位置磨半分钟,如此4~5次后,换…  相似文献   
10.
认真研究海蜇生长规律和捕捞技术,合理利用辽东湾海蜇资源,努力提高渔获产量和生产效益,是发展沿海渔村经济的形势需要。经过几年来的认真研究和实际探索,在掌握海蜇生长规律的基础之上,对传统的海蜇网进行了统一改革定型设计,在去年海蜇生产会战中试验成功。现介绍如下:一、海蜇生长规律在辽东湾的海蜇分为两种,即面蜇和沙蜇。沙蜇自盖州白沙山以北逐渐减少,而面蜇自白沙山以南逐渐减少,甚至达到极少见的程度(以下海蜇均指面蜇)。(-)生活习性海蜇对海水盐度反应敏感,喜生活于海淡水交汇、水深在10米左右的泥质河口处。在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