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选取10个品种的芍药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芍药叶片气孔的形态、分布规律,并对其气孔大小、气孔长宽比、表皮细胞密度、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等进行品种间比较及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0个品种的芍药叶片气孔形态及分布规律一致.各项指标的品种内变异系数均较小.4个品种(1、2、8、9)的4项指标(气孔长度、宽度、长宽比及气孔指数)均没有差异.2个品种(1、9)的5项指标(气孔长度、宽度、长宽比、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均没有差异.各项指标相比较,气孔宽度和气孔指数在各品种间变化较小.气孔密度与气孔长度呈反相关.结果不支持将气孔长度、宽度、气孔长宽比、气孔密度、气孔指数及表皮细胞密度作为芍药种或品种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3.
灵芝子实体多糖积累和糖代谢相关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灵芝子实体生长过程中多糖、还原糖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探讨灵芝子实体多糖动态变化的酶学机理。以代料栽培灵芝为试材,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灵芝多糖含量,采用DNS法测定还原糖含量,测定6种相关糖代谢酶活性,并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多糖积累与糖代谢酶间的相关性。在灵芝子实体生长过程中,灵芝多糖与还原糖含量变化趋势相同,两者的最大含量皆出现在开伞期;从现蕾期到开伞期,多糖积累与6种糖代谢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但开伞期之后,多糖与G-6-PDH、MDH酶活性变化趋势出现差异。经过相关性分析,UDPGPPlase、α-PGM和PGI与灵芝多糖积累呈现显著的正相关(P<0.05),其他酶与灵芝多糖积累相关性不显著(P>0.05)。初步推测,UDPGPPlase、α-PGM和PGI是灵芝多糖合成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盐胁迫下燕麦幼苗Na~+、K~+吸收和离子积累规律,以燕麦品种中耐盐性较强的Vao-9和耐盐性较弱的白燕5号为试验材料,用离子流检测技术研究了70 mmol·L~(-1)盐(NaCl和Na_2SO_4摩尔比1∶1混合)胁迫0、24、48和72 h后,幼苗根系Na~+、K~+流速、流向,并测定根、茎、叶中Na~+、K~+、Ca~(2+)、Mg~(2+)积累量。结果表明,盐胁迫48 h后,根系Na~+外排速率显著增加(P0.05),且Vao-9的Na~+外排速率显著高于白燕5号;K~+外排速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Vao-9的K~+外排速率显著低于白燕5号;燕麦在盐胁迫下体内Na~+增加,K~+下降,Ca~(2+)、Mg~(2+)变化不明显,但各器官中4种离子分配有差别;盐胁迫72 h时,Vao-9叶中Na~+分配较白燕5号少5.2%,茎中多7.4%;Vao-9叶和茎中K~+分配较白燕5号分别多4.4%和2.5%,Ca~(2+)分配分别多3.5%和3.8%;叶片Ca~(2+)积累量增加且Vao-9始终大于白燕5号,两品种茎中Ca~(2+)、Mg~(2+)积累量在胁迫72 h时差异显著,Vao-9叶中Na~+/K~+、Na~+/Ca~(2+)、Na~+/Mg~(2+)值均较白燕5号低。这说明较强的Na~+外排能力和K~+保持能力以及离子在植株各器官的合理分配是耐盐品种适应盐胁迫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盐胁迫对燕麦叶片生理指标和差异蛋白组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盐胁迫对燕麦叶片生理指标及蛋白组的影响,对燕麦进行6d盐胁迫(摩尔浓度NaCl∶Na_2SO_4=1∶1)处理,测定CK与盐胁迫燕麦叶片MDA含量,SOD、POD活性与游离脯氨酸含量,并运用Label-Free技术分析叶片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燕麦叶片MDA含量、SOD、POD活性分别较对照降低了16.7%、23.4%和21.2%,游离脯氨酸较对照升高1.12%;满足P-value≤0.05, ratio2的差异蛋白76个(51个蛋白上调表达, 25个蛋白下调表达);通过GO注释得到27个差异蛋白显著富集16个代谢路径,其中氧化还原过程为33.9%,level3统计富集的生物学过程有氧气结合和氧化还原酶活性;运用KEGG注释得到22个差异蛋白显著富集10个生化代谢途径,主要表现在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长寿调节途径、抗原处理和呈现、雌激素信号通路4个过程;STRING蛋白质互作网络显示21个差异蛋白中涉及翻译后修饰、蛋白质周转、分子伴侣功能的有10个,且HSP70(F2DYT5)和HSP90(F4Y589)可能在盐胁迫燕麦幼苗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盐碱胁迫抑制作物穗的发育与生长,并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与品质。为了考查碱胁迫下燕麦穗组织的蛋白组学响应机制,以碱抗性燕麦品种Vao-9和碱敏感品种Xin-17为材料,抽穗期进行短期碱胁迫处理,对其进行蛋白组学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碱处理后的Vao-9表型稳定,穗组织没有明显变化,而Xin-17的穗生长发育则明显被抑制;Vao-9穗组织中,参与蛋白合成、修复加工过程的蛋白以及参与次生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等的酶类显著增加,而Xin-17穗组织中,参与多糖类降解、能量转化的酶类以及PRs类蛋白显著增加。总体上,抗性品种表现为主动防御,而敏感品种表现为被动消耗。  相似文献   
7.
面向采摘机械手的蒜薹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蒜薹的机械化采摘参数,以收获期蒜薹为对象,进行不同部位蒜薹的拉伸和压缩试验,以及整根蒜薹的拉伸试验。结果表明:拉伸初期,拉应力与应变近似线性增长,表现出弹性材料的特征;当应变增大到一定值时,拉应力随着应变缓慢增大,表现出弹塑性材料的特征。从顶部到根部,蒜薹的最大拉应力单调递减,最大压力总体呈现减小的趋势,蒜薹的弹性性能逐渐减弱,相同压力下的压缩变形量依次减小。当拉伸速度为20mm/min时,90%的蒜薹在根部断裂,此时最大拉应力为(1.2±0.1)MPa,最大应变为0.15±0.04。采摘机械手夹持蒜薹的最佳部位为蒜薹中部以上,夹持载荷应4.1N/mm。可用对数函数和多项式函数分别表达蒜薹的拉应力与应变及压力与压缩变形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机器人是现代温室中重要的技术装备,研究其关键技术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对发达国家在温室采摘和喷雾机器人方面的先进技术以及我国温室机器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我国温室机器人在定位导航、精准作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指出了未来温室机器人将向着智能化、小型化、一机多用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B)对新城疫疫苗免疫效力的影响,将50只SPF鸡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鸡接种ALV-B,对照组鸡注射等量生理盐水,7 d后2组全部滴鼻免疫新城疫病毒(NDV)LaSota疫苗,试验期8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试验组的鸡感染ALV-B后,再免疫LaSota疫苗时,NDV抗体水平、IFN-γ和IL-2浓度以及外周血CD4+和CD8+的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鸡的肝脏、脾脏、法氏囊均发生肿瘤性组织学病变,其中肝脏超微组织学病变中可同时见到ALV-B和LaSota病毒。综合上述研究证明ALV-B可显著降低LaSota疫苗的免疫应答效果,两种病毒有共感染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作者应用亨氏厌氧滚管培养技术,结合菌落计数,探讨了青霉素、氯霉素、链霉素和甲硝唑不同抗生素组合添加对瘤胃厌氧真菌培养过程中细菌生长和繁殖的抑制作用。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单一添加青霉素和链霉素组合,并不能有效抑制细菌生长。当在培养基中将0.8~1.2 mg/mL青霉素、1.2~1.8 mg/mL链霉素与0.004~0.008mg/mL甲硝唑进行三者组合,或将0.8~1.2 mg/mL青霉素、0.6~1.2 mg/mL链霉素、0.1~0.3 mg/mL氯霉素与0.004~0.008 mg/mL甲硝唑进行四者组合时,瘤胃细菌生长被显著抑制,而真菌生长则不受影响(P0.05)。总之,瘤胃细菌对抗生素具有一定的抗性,本研究结果为今后有效控制亨氏滚管法分离培养厌氧真菌过程中的细菌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抗生素浓度组合和添加浓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