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经过不同浓度梯度的IPTG诱导,获得了带有重组质粒pET32a-c(+)/HmH-SP70的大肠杆菌产生可溶性重组蛋白的最佳诱导条件。当IPTG的终浓度为0.15mmol/L时,诱导可溶性重组蛋白的量最高,重组蛋白浓度为22.5mg/ml。同时SDS-PAGE显示得到蛋白分子量约为90KDa的融合蛋白。并对诱导过程中产生的包涵体进行了变性和透析复性,使其变为可溶性蛋白;通过镍亲和层析的纯化以及肠激酶的酶切作用,最终得到纯度较高的HmHSP70,纯化后的目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70KDa,与预期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2.
冰淇淋中大肠菌群的传统检测方法繁琐且费时费力,不能适应现代化大型食品企业检测工作的需求。本研究将Soleris实时光电微生物检测技术引入到大肠菌群的快速检测中,得到了冰淇淋中大肠菌群检测标准曲线LogCFU=9.5175-0.854×DT(R2=0.9717);并用国标平板法对标准曲线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Soleris法测得的结果与平板计数结果偏差在±0.5范围以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重复性验证结果RSD值在0.443%~0.501%之间。而与平板计数法相比,Soleris法具有快速的优点,可使冰淇淋产品放行时间缩短13~62h。本研究建立的大肠菌群Soleris检测法具有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的优势,为冰淇淋产品的微生物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绣球菌驯化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野生的绣球菌(Sparassis crispa )子实体中分离纯化绣球菌菌株,通过平板试验、液体发酵试验筛选绣球菌菌丝生长的最佳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并用预处理过的松木屑等为材料栽培绣球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6(啤酒酵母1.0%、蜂蜜粉0.3%、蛋白胨0.1%、大豆粉0.1%、KH 2PO 4 0.1%、琼脂2%、pH 4.5)、L4(M6 去掉琼脂);菌丝在23~25 ℃条件下培养,约2个月显蕾, 菇蕾在12~15 ℃培养,约4个月得到成熟的子实体,生物转化率约57%.  相似文献   
4.
RAPD和SRAP分子标记在金针菇菌种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从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角度,利用SRAP和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7个金针菇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SRAP共扩增出469条DNA条带。大部分条带分子量在200~3000bp,多态性条带为377条,占总条带数的80.4%,每对引物平均获得41.9条多态性条带。RAPD扩增出476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274条,占总条带数的57.6%,每个引物平均获得343条多态性条带。结果证明,RAPD与SRAP分子标记技术在试验中分别在以相似系数0.91和0.72为阈值时,7个供试菌株的分组大致是相同的。金913和金19同源性最大,在2种分子标记技术中相似系数分别达到了0.9903和0.8966,表明金913和金19可能是同物异名,而金405与其他菌株的亲缘关系最远,其远缘优势应在杂交育种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用不同pH梯度培养基培养绣球菌,结果显示最佳pH为5.5。用常压煮沸、高温压、混菌发酵的方法处理松木屑选择适合绣球菌生长的最佳处理方法,实验结果显示常压煮沸好于混菌发酵;高温压处理好于常压煮沸;高温压处理湿松木屑30 min,最适合绣球菌生长。  相似文献   
6.
基于微波数据全天时、全天候、不受云层影响等优点,选取了2012年7月—2016年12月的AMSR2微波数据中的10,18,36.5GHz水平垂直极化亮温数据反演微波穿透指数MVI与微波极化差异指数MPDI_(18),MPDI_(36.5),构建了微波植被指数与光学地表温度的微波旱情指数TMVDI,TMPVDI_(18),TMPVDI_(36.5),并与光学旱情指数TVDI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微波旱情指数在黄河流域旱情监测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微波旱情指数时空变化趋势与光学旱情指数基本保持一致;微波旱情指数在黄河流域旱情监测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在大部分地区微波旱情指数反演效果优于光学旱情指数;光学、微波旱情指数与降雨因素的相关分析也表明微波旱情指数与降雨的相关关系整体优于光学旱情指数与降雨的相关关系,且微波旱情指数与降雨相关关系较好的区域集中在黄河流域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7.
NDVI是研究区域植被变化的重要表征性指数。基于2000—2016年的MODIS NDVI遥感数据和同时期地面气象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曼—肯德尔法(Mann-Kendall)检验法、斜率变化趋势分析法、复直线回归分析法等多种时间与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黄河源区生长季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探索黄河源区植被与气候变化的时空耦合关系,分析了气候因素及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源区NDVI在2000—2016年期间没有特别明显的突变年份;源区70.4%的区域植被NDVI是增加的,增长率大部分处于0~0.004/a。复直线回归分析显示气象因素对源区植被生长变化起到主要的促进作用,99%的区域NDVI气候因素贡献值为正值。人类活动促使植被NDVI增加的区域占总面积的比例是55%,说明人类活动等因素对黄河源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仍有接近50%的区域人类活动使NDVI减少,高寒草地的退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