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肉鹅早期生长和养分存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制剂(DBSC)替代抗生素对肉鹅早期的促生长作用。选用1日龄杂交商品雏白鹅96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日粮、黄霉素(5g/t)日粮、DBSC(250g/t)日粮和DBSC(500g/t)日粮。试验期28d,每隔2周统计其生产性能。在第26~28d内,连续3d收集排泄物,用以测定日粮干物质和能量的存留率,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相比,日粮中添加250g/tDBSC对肉鹅的促生长效果与黄霉素组相当(P>0.05);继续增加DBSC的添加量无促生长效果(P>0.05);DBSC添加效果可能与改善日粮干物质和能量的存留率有关。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诱饲法测定了鹅对早籼稻干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结果表明,该法结果稳定性好,鹅对早籼稻的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分别达到(13.28±0.18)MJ·kg-1和(14.31±0.41)MJ·kg-(1干物质计),略高于我国饲料数据库中提供的鸡代谢能数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广泛使用,在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其中的弊端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抗生素的滥用和长期使用导致动物肠道重复感染和二重感染,同时导致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动物产品产生药物残留、畜产品品质降低等,从而对微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产生重大威胁。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禁止或即将禁止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养殖经济效益下降、动物疾病增加等。为了降低抗生素禁用带来的养殖效益的损失,各国学者都在寻求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胚蛋注射L-精氨酸和L-鸟氨酸对内仔鸡早期个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200个孵化18 d的艾维菌肉仔鸡活胚蛋,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0个蛋.处理组Ⅰ不注射任何营养物质作为对照,处理组Ⅱ、Ⅲ、Ⅳ分别向羊膜腔内无菌注射L-精氨酸(0.5%)、L-鸟氨酸(0.5%)、L-精氨酸+L-鸟氨酸(0.25%+0.25%)营养液1 mL.试验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胚蛋注射L-精氨酸、L-鸟氨酸及L-精氨酸+L-鸟氨酸混合物的出壳重与蛋重的比值分别提高了21.52%、14.38%、22.60%,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与对照组Ⅰ和处理组Ⅱ、Ⅲ相比,处理组Ⅳ肉仔鸡出壳后第3天的体重分别提高了5.35%、6.59%、6.53%,差异极显著(P<0.01),出壳后第7天的体重分别提高了7.94%(P<0.01)、8.60%(P<0.01)、4.88%(P<0.05),处理组Ⅱ和处理组Ⅲ与对照组Ⅰ相比第3天和第7天肉仔鸡的体重均没有显著性提高(P>0.05).②胚蛋注射L-精氨酸和L-鸟氨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肉仔鸡法氏囊和脾脏的重量及指数,其中处理组Ⅳ的法氏囊重与对照组Ⅰ相比提高了27.27%,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但胚蛋注射L-精氨酸和L-鸟氨酸对胸腺的影响不明显(P>0.05).③胚蛋注射L-精氨酸和L-鸟氨酸可以影响肉仔鸡出壳后第3天、第7天血浆中T3、T4的含量,其中处理组Ⅲ的T3含量与对照组Ⅰ相比提高了26.11%,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黑麦青草对舍饲肉鹅后期肥育性能和屠体品质的影响.将48只9周龄商品鹅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即对照组、饲粮中添加33%和50%黑麦青草3个处理组,各组均设4个重复,试喂4周。结果显示:(1)黑麦青草量达50%时,虽采食量比对照组有降低的趋势.但对日增重无不良影响(P〉0.05),且饲料转换效率显著提高(P〈0.05);(2)各组屠宰率、脏体比差异不显著(P〉0.05);(3)消化道的相对长度和重量随青草的增加有增长和加重的趋势;(4)各组胸肌、腿肌和腹脂的脂肪酸构成有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黑麦青草饲喂后期肉鹅,可改善肥育性能和屠体脂肪酸构成。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胚胎注射L-精氨酸和L-鸟氨酸对肉仔鸡早期肠道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200枚孵化18d的艾维因肉仔鸡活胚蛋,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枚蛋。处理组I不注射任何营养物质作为对照,处理组II、III、IV分别向羊膜腔内无菌注射L-精氨酸(0.5%)、L-鸟氨酸(0.5%)、L-精氨酸+L-鸟氨酸(0.25%+0.25%)营养液1m。L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其他各处理组的肉仔鸡早期肠道黏膜形态学结构都得以改善(P<0.05或P<0.01),其改善程度在不同时间(出壳后2、72h、7d)、不同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不同处理之间有所不同,且L-精氨酸与L-鸟氨酸的加性效应不明显。胚胎注射都可极显著提高肠道隐窝细胞增生率(P<0.01),其中以注射L-鸟氨酸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