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38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测定了12头1—3岁阉牦牛(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在草原草场和草甸草场青草期放牧时的瘤胃消化代谢。结果表明:草原草场青草期牦牛瘤胃液的干物质、TVFA、TCA-P、NH_3-N的浓度和纤毛虫数均不同程度高于草甸草场青草期。因草原草场的植被质量好于草甸草场,白天放牧12小时左右的牦牛瘤胃内呈两次消化吸收过程。优质草场能为牦牛提供更多的TVFA和NH_3-N,而劣质草场牦牛瘤胃内的pH值升高。  相似文献   
2.
高原地区肉鸡能量、氮和氨基酸代谢率测定及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经典全收粪代谢试验方法和Sibald强饲快速法,在青海省西宁地区测定了爱拔益加肉仔鸡的能量、氮和氨基酸代谢率,并对肉用公鸡和蛋用公鸡的代谢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原地区肉用公鸡生长期(29-60日龄)的能量、氮和氨基酸代谢率随日龄的增加而降低;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其能量代谢率无影响,对氮和氨基酸代谢率有影响。35-38日龄和57-60日龄期间,肉用公鸡的能量代放率和总氨基酸代谢率显著低于蛋用公鸡;4-5月龄肉用公鸡的表观能量代谢率显著低于蛋用公鸡。未去盲肠公鸡对豆粕、肉骨粉、脱毒菜籽饼的氨基酸表观和真代谢率高于去盲肠鸡;公鸡去盲肠后对低纤维素日粮中的消化率影响较大;内源物矫正对鸡代谢试验测定结果具有可靠性和精确性。用体外胃蛋白酶法测定的三种蛋白质饲料的氨基酸代谢率与体内法具有较好的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3岁牦阉牛,饲喂相同精料,粗料为麦秸和氮化麦秸,分二期进行瘤胃内代谢水平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饲喂氨化麦秸期牦牛瘤胃内的pH值,NH_3-N浓度,TVFA、TCA-P的含量以及纤毛虫密度均显著地高于麦秸期,证明氨化麦秸能为牦牛提供更多的能量和细菌蛋白的来源。  相似文献   
4.
采用中国人民解放军3419工厂研制的D、F、G号复合蛋白替代鱼粉饲喂育肥猪,经60天试验,对照组猪头均总增重37.55kg、日增重0.626kg,D、F、G三个试验组砂均总增重35.74、36.93、36.57kg、,日增重0.596、0.616、0.610kg、P〉0.05;每增重1kg活重,D、F、G组的饲料成本分别比对照组降低2.0%、8.77%、5.52%,每头猪全期可分别节省饲料费4.4  相似文献   
5.
鸡代谢试验中内源物矫正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Sibbald的真代谢能(TME)法测定了9种蛋白质饲料的能量、氮和干物质代谢率以及经内源物矫正后的能量和氮代谢率。结果表明:能量表观代谢率(E)与内源能矫正后的能量真代谢诲(E')之间呈高度正相关,且二者与干物质消化率(D)之间也呈强相关;在部分蛋白质饲料中的表观氮代谢率(N)与内源氮矫正后的真氮代谢率(N')呈高度正相关;E与N'之间强相关;并导出它们之间的5个回归公式。本次试验预示,用同  相似文献   
6.
一、研究目的在猪、鸡饲养试验中,氮存留率是较重要的指标,它对评价饲料蛋白质的质量、动物的营养状态都有一定意义。但是,在一般代谢试验收粪时是把全部内源氮都作为未利用部分计入支出氮,而试验证明动物个体之间内源氮的排出量有很大差异。因此,在为评价饲料蛋白质质量而计算氮存留率时就必需考虑内源氮  相似文献   
7.
将7头体重150kg、带有瘤胃和十二指肠瘘管的牦牛在两个试验中喂以不同的日粮以研究其瘤胃液体与食糜外流速度。试验Ⅰ,4头牛分两期喂给粗蛋白质为8%和12%的等能(9.6MJME/kg)日粮;试验Ⅱ,3头牛在一3×3拉丁方设计中喂给精粗比7:3、5:5、3:7及以菜籽饼、豌豆、蚕豆为主要氮源的日粮。结果表明:饲喂精粗比3:7日粮时,瘤胃液体外流速度(3.9%/h)比饲喂其它日粮时明显低,其它日粮间无  相似文献   
8.
在夏秋草地对牦牛,藏羊进行120天放牧加补饲试验。结果:补饲后,2岁牦牛和当年羔羊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牛、羊提高18.26和11.83个百分点,其他年龄组随年龄的增加,增重率逐渐减少;成年母牦牛的受胎率和产犊率提高29.33和20.63个百分点;但从经济效益看,仅2岁牦牛和当年羔羊略有盈利外,其他组效益不佳。试验结果说明:试验点的夏秋草地不能满足牦牛、藏羊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营养需要,用补饲精料的方法补充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纸贴法对1—3岁12头青海生长牦牛和生长黄牛体表面积进行测定,同时称重,测体高、体斜长及胸围。结果表明:生长牦牛上述指标均与体表面积有很好的相关关系,且有明显的体重界限,其中以体重相关为最好(S=0.8202 0.011W);生长黄牛在体重50—110kg 时,上述各指标亦与体表面积有很好的相关关系,但体重超过150kg 时,仅体重与之有相关(S=1.1081 o.0088W),但两种牛其体表面积与上述指标之间不能建立多元回归关系。结果还表明,生长牦牛和生长黄牛体重的2/3次方即为代谢体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