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谢佳燕 《植物保护》2012,38(3):102-104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不同剂量吡虫啉对禾谷缢管蚜酯酶活性和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吡虫啉处理禾谷缢管蚜后,可极显著诱导禾谷缢管蚜蛋白含量增加和酯酶活力增强,且不同处理组间蛋白含量差异显著,但不同剂量吡虫啉处理并未对禾谷缢管蚜酯酶动力学参数产生明显影响.不同浓度吡虫啉处理禾谷缢管蚜后,并未改变其酯酶的性质,但酯酶的表达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剂量吡虫啉处理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吡虫啉处理麦长管蚜后,诱导麦长管蚜酯酶活力增强,蛋白质含量增加.其中,LC25和LC75剂量处理组酯酶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1.75和1.72倍,蛋白质含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66和1.41倍;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吡虫啉处理未对麦长管蚜酯酶的米氏常数值产生明显影响,但不同处理组的最大反应速度值均极显著升高.表明不同剂量吡虫啉处理麦长管蚜后,并未改变酯酶与底物的亲和力,但均极显著增强了处理组麦长管蚜酯酶的最大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3.
林佳  谢佳燕 《植物保护》2014,40(4):115-117
采用生化分析方法研究了取食不同植物对禾谷缢管蚜酯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及对吡虫啉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取食不同植物的禾谷缢管蚜的酯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但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无显著差异。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禾谷缢管蚜对吡虫啉的敏感性也存在显著差异,且与其酯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相一致。结果表明寄主植物可诱导禾谷缢管蚜体内酯酶活性的改变,从而影响其对吡虫啉敏感性的变化,但寄主植物对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遗传学课程多媒体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学是生物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抽象复杂。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根据遗传学课程特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构建与运用,对多媒体教学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寄主植物对棉蚜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生物测定和生化分析研究了5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棉蚜种群对灭多威的敏感性,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及灭多威对AChE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取食石榴和花椒的棉蚜AChE活性最高,是冬青上棉蚜(最低)的2.00倍和3.33倍,说明寄主植物可以影响棉蚜AChE的活性,灭多威对不同寄主植物上的棉蚜个体的AChE进行抑制后,发现棉花和冬青上的棉蚜种群中AChE对灭多威不敏感的棉蚜个体多于花椒,木槿和石榴上的棉蚜种群,这与棉花及冬青上的棉蚜对灭多威耐药性较其它三种强的趋势近似,表明AChE敏感度的降低是棉蚜对灭多威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谢佳燕  吴聪  林佳  李睿 《南方农业学报》2021,52(9):2375-2381
【目的】探究不同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处理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ondani)]后对其试验种群亲代及连续2个子代世代的影响,以揭示麦二叉蚜多个世代对吡虫啉亚致死浓度的响应,为田间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亚致死浓度(LC20和LC40)吡虫啉处理当代麦二叉蚜后,利用生命表技术分析经吡虫啉亚致死浓度胁迫后麦二叉蚜亲代(F0)及连续2个子代世代(F1和F2)存活及生命表参数的变化。【结果】不同亚致死浓度吡虫啉对麦二叉蚜的存活和发育影响不同,与对照相比,LC20浓度吡虫啉对麦二叉蚜亲代种群及子代种群的存活率和寿命均无显著影响(P>0.05,下同);LC40浓度吡虫啉显著降低亲代麦二叉蚜种群的中位生存期(P<0.05,下同),为对照的71.55%,但对2个子代种群的中位生存期无显著影响;不同世代间,LC40浓度处理的存活率和寿命随世代数的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相比,LC20浓度吡虫啉对麦二叉蚜亲代及2个子代种群的繁殖均无显著影响;LC40浓度吡虫啉可显著抑制麦二叉蚜亲代种群的繁殖,但对F1及F2世代种群的繁殖无显著影响。生命表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个亚致死浓度吡虫啉对麦二叉蚜同一子代世代的种群生命表参数均无显著影响;同一亚致死浓度吡虫啉对2个子代世代的种群生命表参数也无显著影响。【结论】不同亚致死浓度(LC20和LC40)吡虫啉对亲代麦二叉蚜的生存率、寿命和繁殖率存在显著影响,且呈明显的剂量效应,但对2个子代种群的生命表参数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化分析,研究在吡虫啉胁迫下,麦二叉蚜随暴露时间的改变及接触不同剂量杀虫剂对其酯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吡虫啉处理时间的延长,其蛋白质含量和酯酶活力被显著诱导,呈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动态过程;杀虫剂处理麦二叉蚜6、12 h,其酯酶比活力显著上升,分别为对照组的1.57、1.45倍,并随处理时间延长,酯酶比活力逐渐下降,至24 h时,其酯酶比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麦二叉蚜的蛋白质含量和酯酶活性随吡虫啉处理剂量不同也呈现不同程度的改变,在吡虫啉作用下,可诱导麦二叉蚜启动酯酶蛋白的表达,以应对杀虫剂的胁迫。  相似文献   
8.
工科院校动物生物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物生物学是生物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根据工科院校的特点,通过对动物生物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和探讨,以促进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我国齐口裂腹鱼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佳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721-13722,13726
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是我国特有的重要冷水性经济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上游。随着长江上游干支流梯级电站开发和大量水利工程修建,其野生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介绍了齐口裂腹鱼的生物学特性、肌肉营养学、生理生化、种群遗传多态性和人工养殖等,以期为齐口裂腹鱼进一步的研究及其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湖泊湖鲚种群形态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文殿  谢佳燕  林佳 《湖北农业科学》2011,(21):4445-4447,4453
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分析方法,对太湖、洪泽湖及南四湖3个湖泊湖鲚(Coilia ectenes)种群的形态变异进行了分析。聚类分析表明,南四湖种群与洪泽湖种群形态最为接近,聚为一支,太湖种群变异最大,成为相对独立的一支;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湖泊湖鲚种群形态度量参数有重叠,但太湖种群比其他种群形态趋异程度大,已有一定程度的形态分化,分析筛选出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52.5%;判别分析采用8个形态变量,分别构建了3个种群的判别函数,其综合判别准确率为8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