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柞蚕飾腹寄蝇的飞翔能力很強,在2—10天內可飞翔1500米,一年內可向外扩延10公里左右;对树脂、醇、醋、麥粉、花粉、人粪、臭魚、牛肉、柞蚕磨碎液等飼料均不取食,对糖蜜、水和露珠等虽然舐食,但无引诱作用。雌蝇在无寄主的情况下能推迟产卵9—10天。蝇卵在蚕儿胃渡內孵化率最高,达92.1%;其次是0.5%苛性钠液,为84.8%;在蚕儿血液內不能孵化。其天敌有錘角黑蜂、赤紫穗状菌、食虫虻、螞蟻、蜘蛛等,其中以蝇寄生蜂寄生率较高,达10.9—24.7%。  相似文献   
2.
用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舞毒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舞毒蛾病虫尸稀释液于室内感染其一龄幼虫,半致死浓度(LC_(50))为89个多角体/毫升;感二龄幼虫,LC_(50)为560个多角体/毫升。经二年蚕场防虫试验,以含82—320万多角体/毫升虫尸液防治1—3龄幼虫,效果达81—98%。用虫尸稀释液行小区感染一龄柞蚕及野外蚕场喷毒感染一、二龄柞蚕试验,病毒浓度从56—87,000个多角体/毫升,对柞蚕未见致病性。  相似文献   
3.
<正>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核型多角体病毒,由丹东动植物检疫所与笔者先后在丹东地区采到,经室内、外试验证明,对美国白蛾幼虫有较强的致病性。了解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NPV)能否感染柞蚕与家蚕,这对病毒在蚕业上应用,促进蚕业生产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国外用NPV感染家蚕的试验已有报道。我们侧重作了NPV感染柞蚕与日污灯蛾(Spilarctia japonensis)幼虫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午毒蛾(Lymantria dispar Linné)又称秋迁毛虫、舞蛾等,俗称红刺毛虫、红蹦子,是危害柞树的一种大害虫。国内分布广泛,成周期性大发生,常造成灾害性为害,有过大面积吃光柞、杨、柿、杏、落叶松、桦树叶的记载。1974—1976年,此虫在辽宁省南部和东南部11个市、县大量发生,吃尽柞叶或不能放养柞蚕的蚕场达二万余把,给柞蚕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午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国外有过一些研究,但据 Magnoler(1970)和片桐一正(1978)  相似文献   
5.
经四年的室内、蚕场小区药筛以及大面积生产试验证明,杀螟松药粉对柞蚕毒性低、杀虫效果好、对人畜较安全,比过去使用的6%六六六毒饵防虫效果高,经过防治增产明显。2%乙基一六○五粉剂药杀成虫效果最优,但该药对人、畜、蚕毒性均比杀螟松大。使用杀螟松粉剂防治黑广肩步(虫甲)成虫的有效浓度为2—2.5%,每平方米施药量为20克。如果药粉中有效成份低于2%,杀虫效果亦减低。在辽宁省防治的时期为8月上旬—中旬,于步(虫甲)为害进入较严重之时施药灭虫。被施药的柞蚕场树高需在二尺以上,如果柞墩矮小可行移蚕换树后施药。施药应采用封闭柞墩基部的方法,预先清除树下高秆杂草,施于柞墩基部并向外施出1—1.5尺宽。施药前或药效期过后岀现的少量步(虫甲),考虑其经济效益问题,可不必施药,应采取人工抓虫的方法进行消灭。杀螟松粉剂的缺点①药粉有效成份易在贮藏过程中逐渐分解,因此需使用近年加工生产的粉剂。如果货源不足,亦可用乳剂自行调制为粉剂。②雨淋易损坏药粉层而降低杀虫效果,因此需选择晴天风小之日的下午施药为宜。  相似文献   
6.
美国白蛾(Hyphantria ounea Drury)核型多角体病毒是由丹东动植物检疫所与辽宁省蚕科所先后于丹东地区采到,经室内外试验证明,对美国白蛾有较强的毒力.但能否感染柞蚕,这对蚕区的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病毒在不加任何物质的情况下,其毒力于保存期常伴有活性损失,使毒力逐渐衰减.毒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生产上的使用效果.为此,我们做了如下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材料病毒来源由丹东动植物检疫所提供的病毒虫尸,经过虫体扩繁获得.室内对柞蚕感染  相似文献   
7.
辛硫磷防治天幕毛虫及舞毒蛾等柞树害虫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柞树是柞蚕的主要饲料,在自然条件下常遭受一些食叶害虫的为害。其中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innaeus.)、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ats.)、栎枯叶蛾(Bhima sp.)等在辽宁蚕区都是柞树的主要害虫,常啃食嫩梢、吃光树叶,影响更新中刈柞树的发条和展叶,使春蚕生产受到较大的损失。我们针对上述害虫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从室内的药剂筛选中看出,以辛硫磷杀虫效果为好,可收到一药多治之功效。本文仅就辛硫磷药效与防治试验初步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午毒蛾是世界性的大害虫,分布广,食性杂。在我国主要危害,杨、柳、桦、柞、落叶松、油杉及果树等多种针阔叶树种,它是我国林业、蚕业、果树及农业的主要害虫之一。 一九七六年至一九七七年,我们先后于辽宁省庄河,沈阳市发现了午毒蛾NPV。两年来,对午毒蛾的NPV的多角体,病毒束及病毒粒子等形态结构作了电镜观察,其结果是,多角体为六面体或不规则形,每多角体内包藏着70~80条病毒束,每病毒束包藏着1~14条或更多的病毒粒子。病毒粒子为杆状,释放后,略呈指状弯曲。我们完成了午毒蛾NPV对午毒蛾室内外毒力测定,其结果是:室外大面积防治是在辽宁省盖县塔寺大队120亩柞林内进行的,用8.2×10~5PIBs/ml的浓度对Ⅰ—Ⅳ令幼虫进行毒力测定,其结果是Ⅰ令幼虫.LC_5 2×10~2PIBs/ml LT_(50)11天;Ⅱ令幼虫LC_(50)1×10~5PIBs/ml,LT_(50)10天,Ⅲ令幼虫LC_(50)2×10~5PIBs/ml,LT_(50)8天;Ⅳ令幼虫LC_(50)2×10~7PIBs/ml,LT_(50)10.5天。两年来对柞蚕经过多次反复喂饲多角体,并用午毒蛾病毒蛹的 体液注射柞蚕的蚕蛹子,结果表明均完全无害,并能在自然界形成流行病的高毒力病毒。  相似文献   
9.
柞蚕飾腹寄蝇为柞蚕主要害虫之一,寄生春茧特別严重。一年发生一代,以蛹态越多,一般分布在柞树冠下5厘米土层內。成虫雌雄蝇均有多次交配能力,雌蝇一次产卵量平均10.1粒。卵被蚕儿吞食后,在消食管內孵化,穿过胃壁进入体腔,形成溜狀包囊,待柞蚕发育到吐絲期时,破囊而出,钻到寄主气門下方,大量吸食寄主营养,以致蚕儿死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