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我国养蚕技术的进展我国蚕桑生产的发展,与养蚕技术的进步是分不开的。科研、教育、生产部门紧密协作,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养蚕技术的发展,并通过各种方式,将有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明显的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从而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蚕桑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
聚乙烯或聚氯乙烯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它具有颇大的弹性和柔顺性,坚韧,透气性小,对各种化学药剂极为稳定。国内外已广泛的应用于农业生产。为了提高养蚕的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单位劳动日的产茧量,我国已在研究推广各种经济养蚕法。稚蚕防干纸育是各地群众最熟悉而欢迎的一种,目前由于防干纸供应不足,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稚蚕经济养蚕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1962年早秋蚕,在江苏省江阴县发生了大量的不结茧蚕,严重的有60—70%,一般的也有20—30%。其不结茧蚕的症状与通常所指的不结茧蚕不同,它大部具有吐丝机能,并且还能化蛹。对发生原因的看法很不一致,归纳起来有两种意见:—种认为是环境生理的影响,早秋期高温、多湿、嫩叶而造成;一种认为是农药可湿性丙体“666”微量中毒,影响了熟蚕结茧机能。  相似文献   
4.
一、江苏省蚕桑生产的基本情况江苏省地处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地区,年平均温度大部分地区为15℃左右,无霜期长,在200—250日之间。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全年四季分明,春、夏、秋期较长,冬季较短;日照充足,达2000—2200小时。自然条件适于蚕桑生产的发展。蚕桑生产是我省农村重要副业,在农民经济收益中占有  相似文献   
5.
<正> 首先,谈谈蚕茧高产的概念和标准,因为概念和标准不同,对高产的技术要求也不同。如把蚕茧高产仅仅理解为提高蚕种的张产,是不全面的,单纯追求提高张产,忽视斤茧用桑量,亩桑产值等经济指标,就会影响多丝量品种的推广、蚕茧品质的提高。近几年来,提倡以亩桑产茧量作为高产的指标,这比以张产为指标前进了一步,但还不够理  相似文献   
6.
养蚕布局是一个科学的经营管理问题,它不仅关系到蚕叶平衡,而且也关系到全年产茧的优质高产问题。因此,在考虑养蚕布局时,要瞻前顾后,达到一季增产、季季增产,全年增产、持续增产。近几年来,我省有些地区在养蚕布局上存在缺乏通盘考虑、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倾向,如不注意扭转,势必会影响蚕桑生产的发展。如何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做到养蚕合理布局?先就春蚕如何做到蚕叶平衡,如何分批,收蚁适期及夏蚕、早秋蚕的安排问题,谈一些看法。一、要分析客观条件,做好蚕叶平衡工作。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目前我国养蚕还是手工操作,劳动工效不高,影响大量饲育。在养蚕生产上需要进行技术革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单位劳动日的产茧量。因此,研究节省劳力,节约用桑,增产蚕茧的经济养蚕法,在生产上有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来,国内外都很重视经济养蚕法的研究和推广。日本目前提倡全年条桑育和屋外条桑育,苏联在壮蚕期也普遍使用了条桑育。解放以后,我国已开始了经济养蚕法的研究,研究了稚蚕防干纸育、壮蚕条桑育,创造了稚蚕坑床育、红外线电热暖房育、地蚕条桑育等,对节省桑叶,节约劳力,增产蚕茧都起到良  相似文献   
8.
<正> 三、蚕茧优质高产的技术关键首先,谈谈蚕茧高产的概念和标准,因为概念和标准不同,对高产的技术要求也不同。把高产仅理解为提高蚕茧张产是不全面的,单纯追求张产,忽视斤茧用桑量,亩产值等经济指标,就会阻碍养蚕先进技术措施的推广,浪费桑叶,甚至影响蚕茧质量等。近几年来,提倡以亩产桑产茧量作为高产指标,这比以张产为指标前进了一步,但还不够理想。衡量蚕茧产量最理想而完整的是以“亩桑产丝量”作为指标,这既包含农业经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小蚕期止桑、饷食时间与大蚕期生长发育和代谢的关系,发现一至三眠迟饷食12小时,一至二眠或一至三眠早止桑60%,迟饷食24小时处理区的四至五龄食下量和消化量减少,五龄指数生长期缩短,体重减轻,处理结束龄和五龄中肠组织碱性磷酸酶、五龄肠液蛋白酶、五龄后部丝腺谷丙转氨酶活力降低、而一至三眠早止桑60%,一至二眠迟饷食12小时,对上述性状无明显作用,消化率和食物转化率不受止桑、偏食时间的影响。认为起蚕期长时间饥饿会损伤中肠机能,使蚕陷于营养不良,生长机能减弱,丝蛋白合成能力下降,表现出经济性状和抗病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养蚕技术的进展解放以来,我国农村养蚕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村已逐步建立起小蚕共育和省力化养蚕技术体系,认真贯彻了严格消毒防病及饲养多丝量品种等技术措施,蚕茧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有了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彻底消毒防病,控制了蚕病大面积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