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畜牧兽医   2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为了筛选适宜重庆气候特点的新蚕品种,在重庆市内开展新蚕品种的试繁筛选研究.结果表明:8511×8542(原895B×892B)和8513×8924(原八华×九雪)体质强健、健康好养、发育整齐,整个蚕期基本无蚕病发生;4龄起蚕斑纹限性明显,利用斑纹分辨雌雄容易;蚕期对桑叶的选择性不强,具有强健好养的特点;制种过程中具有发蛾齐涌,交配性能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建设蚕桑生产基地,是我市发展蚕桑生产的必经之路,是我市蚕桑生产发展历史的经验总结,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此,市政府从去年起,把建设蚕桑生产基地镇(乡)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并作为我市今后发展蚕桑生产的主要任务.市政府同意在去年建设六个蚕桑生产基地镇(乡),并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决定今年新增加六个蚕桑生产基地镇(乡),扩大基地建设规模.  相似文献   
3.
距今三千多年前,殷商中宗时,史载桑毂共生于朝以为不祥,按毂与构通,故构系我国古老的树种之一。构及楮之名,均初见于名医别录,而明李时珍本草纲目(1928,1982版)将楮构合并,作为一种。它们均自医学观点记载,兼及造纸纺织救荒等用途。但依地区而名称亦异,幽卅谓之毂桑或曰椹桑,荆扬支广谓之毂,中卅人谓之楮,而清吴  相似文献   
4.
要实现桑蚕蛹在市场上的食用推广,需要解决持续不断的鲜活桑蚕蛹的供应问题,拟采用两个途径解决。一是采用多批次滚动养蚕技术,选择与布局适量的蚕户饲养,每批之间间隔10~15d;二是采用鲜桑蚕蛹冷藏技术,对每批生产出的鲜桑蚕蛹进行冷藏,抑制其发育。本试验对鲜蚕蛹食用的冷藏技术进行初步探究,结果表明:用12℃冷藏8~10d,无论裸茧蛹冷藏,还是茧壳蛹冷藏,均能适应食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重庆市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营主体栽桑养蚕水平、增加蚕农经济收入,2019年重庆市蚕桑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训会于3月21日在涪陵区珍溪镇召开。会议特邀西南大学桑树专家赵爱春教授、蚕病专家潘敏慧教授作专题培训。涪陵区珍溪镇片区蚕桑新型经营主体、蚕农及基层蚕桑技术推广人员共约250人参加。  相似文献   
6.
1.本文研究了四川省桑树品种资源163份材料染色体的倍数性,发现其中三倍体13个,四倍体2个,六倍体12个,八倍体1个,其余135个为二倍体。 2.在163份材料中,栽培型119个,野生型44个,栽培型中三倍体6个,其余113个皆为二倍体。野生型中三倍体7个,四倍体2个,六信体12个,八倍体1个。多倍体数占野生型总数的一半。表明野生型中有极为丰富的多倍体。 3.在已进行分类鉴定的104份材料中,分属桑树8个种。在不同种群中多倍体数量和倍性均有很大差异,华桑中发现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六倍体,八倍体,倍性丰富。在蒙桑和鬼桑中有六倍体,为首次报道。在园叶桑、鸡桑、白桑中有三倍体。 4.多倍体研究在研究桑树起源,分化,遗传育种上具有重要价值。四川省桑树野生资源中,倍性极为丰富,表明四川省在桑树起源研究上有重要地位。多倍体具有许多特殊优良性状。多倍体育种是现代桑树育种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桑产业在重庆的发展已有几年,但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尚不能足够吸引农村中、青年劳动力的参与,因此,加强与其它行业的联合,增加其附加值,是桑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蚕种是茧丝绸行业的基础,蚕种业发展的好坏,对茧丝绸行业有着很大的影响,笔者就原重庆市蚕种供给与需求谈谈粗浅看法.一、蚕种需求与供给现状我市的蚕桑生产基本上是以农户为单位分散饲养经营,绝大多数养蚕数量不多,蚕桑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较低.自1995年以来,丝绸市场出现大的波动,丝价下跌,蚕茧的收购价格随之下降,严重影响了广大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两广二号"成为重庆夏秋用种的主要品种,其用种量呈现逐年上升。本文对该品种在农村饲养、普种生产、蚕茧质量等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蚕业生产对抗逆性品种的需求使得该品种在重庆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
1 前言 传统丝绵被在人们的生活中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发展至今,不论是口袋绵或机绵的生产精炼技术基本没什么本质的变化.众所周知的板结、发硬、脆断等缺陷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独有的优良品质保暧性、透气性、舒适性也随着使用时间逐步消失,造成使用寿命不如棉被、羊毛被、羽绒被及化纤被,不能成为人们所追求的主流床用商品.所以,认真分析解决传统丝绵被的缺陷,拓展消费市场和空间,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