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6篇
  2009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笔者于2008年3~4月对动力区元野奶牛养殖厂的90头成年泌乳牛进行了乳房炎发病情况的调查,现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房炎是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疾病,发病率高达20%-60%,病牛产奶量降低15%-30%,是奶牛业最常见、最多发的疾病,也是危害奶牛业发展的主要疾患,因此,研究对该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3.
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某鹿场存栏梅花鹿157只。2008年6月,有2只鹿突然死亡,均为年轻公鹿且营养良好。据饲养人员介绍,2只鹿生前都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精神萎顿现象,伴有轻微的神经症状。其中1只曾出现明显的血便现象,2只病死鹿膘情良好,尸僵完全,天然孔无出血现象,但肛门松弛,其中1只肛门有暗红色血迹。  相似文献   
4.
鹅细小病毒病又称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急性亚急性败血症,主要感染4—30日龄雏鹅,该病病程短、传播快、死亡率高。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表现、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依此可对该病作出初步诊断。但对本病确诊还须采用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5.
鸡腔上囊病又称鸡传染性法氏囊炎(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其病原为双股RNA病毒属双RNA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该病毒对环境有高度抵抗力,毒力易变异,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损害腔上囊,引致B细胞免疫抑制,以侵害雏鸡和幼年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一法氏囊为主要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6.
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猪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科学的免疫程序有助于猪群抵御现场野毒的攻击,并保持健康状态。针对我县疫病的流行规律、品种、日龄等因素制定免疫程序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